从鄯州到伏俟城六百里的路程,用了将近五天方才抵达。
远远看去,只见伏俟城外寨栅连绵,五颜六色的大唐旗帜在风中猎猎招展。
统兵大将李钦、副将李抱玉,以及伏俟县令、神威军统领等地方官员前来迎接。
“臣李钦率麾下将校前来迎接圣驾!”
年逾四旬的李钦弯腰施礼,率众参拜。
“众卿家平身。”
李瑛笑容可掬的招呼在场的官员平身,随后进入了伏俟城视察。
为了安抚吐谷浑的旧民,李瑛带着一众官员走上街头,与吐谷浑的百姓热情寒暄,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朝廷帮忙解决?
“从今以后,西海岸边的百姓都是我大唐的子民,无论是羌人还是鲜卑人,与汉人一视同仁。”
李瑛下令在街上张贴告示,告知百姓朝廷会优先在伏俟城建立五十座学堂,让吐谷浑的娃儿学习汉人文化,读书识字。
对于大唐皇帝的关怀,吐谷浑旧民感动不已,载歌载舞的答谢,发誓要永远效忠于大唐。
安抚完了百姓,李瑛在行辕中召见了李钦、李抱玉二人,将自己的计划如实相告。
“朕准备亲自统率这支人马向南出昆仑山,再穿越这片叫做可可西里的戈壁,再穿过唐古拉山进入吐蕃境内……”
李钦与李抱玉听着这些陌生的地名,如坠云雾。
“这地方有道路吗?”
“有一条古道,但朕只查到了大致路线,具体的路段还得派遣斥候与当地牧民提前刺探。”
李瑛命吉小庆拿出颜真卿献给自己的地图交给李钦。
“这是颜真卿派人刺探到的详细路线,目前已经侦查到昆仑山垭口,你们二人即刻拔营,顺着这条道路行军。”
“朕从鄯州给你们带来了一万头牛、十万只羊,以及粮食、木柴、松油若干。”
“大军一边行军,一边放牧牛羊,沿途让将士们每天吃两斤肉,一斤粮食,这样的话,足够我军支撑一百天左右。”
李钦一听就乐了:“臣还以为这些牛羊是陛下缴获的呢,原来是给将士们准备的军粮,每天吃二斤肉,这也太奢侈了吧?”
李瑛郑重的道:“西海岸边的海拔大概在三千米出头,所以将士们暂时还没有反应,但随着大军南行,海拔将会越来越高。
等抵达昆仑山垭口的时候,海拔将会攀升到五千米,朕估计会有一部分将士产生高原反应。
在行军途中让将士们补充足够的牛羊肉,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对抗高原反应。”
“哦、哦……”
李钦对“海拔、米、高原反应、身体素质”这些词语一脸懵逼,仿佛在听天书。
但他又不敢多问,免得自己什么都不懂,让皇帝以为自己是个草包,只能不停地点头称是。
李瑛已经打算平定吐蕃之后推广阿拉伯数字,提高老百姓的算数能力,对应的也要把米、斤、里这些计量单位推广,这才毫不隐瞒的给李钦、李抱玉二人普及起了高原的基本常识。
“我们大唐的整体地形西高东低,最东面的海岸以零米计算,向西超出海面的土地叫做海拔。
这片高原是全天下最高的地方,平均高度超过了海面四千米。
海拔越高,从平原地区来的人就越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出现呕吐眩晕症状,这就叫做高原反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