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守忠的书信经过八百里加急,很快就送到了户部尚书刘君雅的手中。
“供应辽东军的粮草迟到了半个多月?”
刘君雅即刻着手调查,得知负责供应安守忠粮草的是河南省,当即给河南布政使杜鸿渐写了一封书信,询问缘故?
刘君雅在书信中提醒杜鸿渐,圣人对今年攻灭渤海国志在必得,希望河南省能够保障安守忠的粮草,勿要影响了战事,以免惹怒了圣人。
按照李瑛的谋划,四川、湖北、湖南三省保障李光弼的粮草供应,陇右、关内二省保障哥舒翰的粮草供应,河北保障王忠嗣,河南保障安守忠,山东、江苏保障郭子仪。
五路唐军的军饷、兵器、甲胄、马匹由兵部供应,西部除了粮草之外还要往前线输送预备兵;东部的省份相对宽松,不用提供预备兵,只需要保障粮草即可。
杜鸿渐接到户部尚书的手书之后诧异不已:“夏季的粮草已经送出了两个多月,按理说早就应该到营州了啊?为何迟迟未至?”
杜鸿渐不放心,便派出别驾带了数十名随从顺着官道向北追赶运粮的队伍,弄清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事实上,由郑州司马王弼押送的十五万石粮食已经抵达了临渝关有段日子,但却迟迟没有过关。
守卫临渝关的公孙讳告诉王弼,因为前段时间天降大雨,白狼山山体出现大面积滑坡,将道路堵塞的厉害。
为了保障粮草的顺利通行,公孙讳已经从周围征调了数千民夫去疏通道路,让王弼在临渝关休息几天再走不迟。
王弼带了一千五百州兵,动用了三千多辆马车,五千多民夫,押送着十五万石粮食从郑州出发,长途跋涉了一个月,早就人困马乏。
既然前面的道路堵塞了,这可不关自己的事情,再说距离交粮期限还有一段时日,当下便率领运粮队伍在关内驻扎休息。
在临渝关休息了四五天,公孙讳依旧不肯放行,这就让王弼有些着急了,便去询问白狼山的路修好了没,如果还没有疏通,运粮队伍到了可以帮忙疏通。
公孙讳说再有两天差不多了,你们长途跋涉,怎么能让你们帮忙,让兄弟们再歇两天。
守关权在公孙讳手里,关上还有五千守军把守,王弼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等待,不过却没了一开始的惬意。
苦等了两天之后,王弼再次找到公孙讳请求出关送粮,再耽误下去,怕是要耽误了交粮的日期。
谁知道公孙讳又告诉了王弼一个坏消息,有一支四五千人的贼兵出现,把修路的民夫全部掳走了。
道路虽然疏通了,但你们还是不能过去,否则粮食肯定会被劫。
王弼问公孙讳从哪里来的贼兵?
公孙讳说不是渤海国派出的队伍,就是史思明麾下从新罗前来打秋风的游骑,反正你们只要敢出关,粮草肯定会被劫。
王弼半信半疑,要求派出斥候出关刺探情报。
公孙讳也没有阻止:“王司马若是不信公孙讳所言,尽管派人刺探便是!”
于是王弼派遣了三名斥候出关,向北刺探情报,看看是否有公孙讳说的这么一支贼兵?
但这三人出关之后再也没有回来,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
王弼有些急眼,亲自带着三百骑兵出关哨探,却在白狼山附近发现了三名斥候的尸体,俱都被乱箭射死。
但白狼山附近并没有道路堵塞的迹象,这让他怀疑公孙讳在欺骗自己,十有八九是故意阻拦自己出关。
王弼决定继续往前哨探,看看前方到底有没有贼兵存在?
当这支唐军走到一片峡谷之时,遭遇了埋伏,山上乱箭齐发,将走在最前方的唐军射死了近百人,就连王弼也被射成了刺猬。
剩下的唐军惊慌失措的逃回临渝关,向副将廖胜禀报王弼遇袭身亡的消息。
廖胜大惊失色,一面请求公孙讳出兵剿贼,一边打算给河南布政使杜鸿渐禀报这个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