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就帮忙准备起来,布置场地、案台,摆放祖先牌位,冠服、礼器等。
加冠礼需分三次加冠,三套冠服是必不可少的,象征着不同阶段。
粗布冠,表质朴,鹿皮质,象征武事,赤黑色,象征文德。
这些冠服张老二从儿子成亲那年便开始准备着,这次寄信过来的时候,也顺便托人捎过来了。
虽然老两口对于不能亲自参加儿子的加冠礼,心里十分遗憾。
但也知道当下的局面,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如果没有孙子的话,他们还能厚着脸皮求人带他们过来,跟着儿子一起生活。
但现在有了孙子,而且孙子还这么小,他们便只能先在临安待着以保周全了。
一晃几日过去,黄知府收到信以后很快回了信,表示十分愿意过来帮忙加冠。
毕竟这也算是十分荣耀的事情,就跟取名一样。
也是因为张平安信赖他,才会选他。
帮忙加冠以后,从此在官场上,他和张平安的关系也不一样了,会更亲近几分。
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一个派系的。
张平安还这么年轻,又在中庸之道上走的十分稳当,以后必然前途无量,黄知府自然没有不应之理。
本来一切顺利,算好了黄道吉日在七月初六。
但是周大人却突然派人送信过来,表示自己有空帮忙加冠,到时候会亲自过来。
这让张平安有些惊讶,确实没想到周大人会主动提起加冠的事情。
在他印象中,周大人一向算是说话做事比较含蓄稳重的人。
刘三郎和阮三得知后都有一些犯难,这事处理不好肯定会得罪黄知府。
到时候事情就闹得不好看了。
但是周子明作为整个北地官职最高的人,又是三军统帅,要是折了他的面子,拒绝了他,那把他这个顶头上司也得罪了。
张平安也头痛,权衡一番后,便吩咐阮三道:“你去把周大人写信过来想为我加冠这事跟底下人聊一聊,尤其是那些嘴碎的,立刻就去!”
阮三明白过来,双手击掌笑道:“这主意好,黄大人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后必然不会跟周大人去争的,这样一来,既不会得罪黄大人,也不会得罪周大人!”
“就是这个意思,这事儿我只能先对不住黄大人了,唉!”张平安叹一口气,然后叮嘱道:“也别太刻意知道吗?”
“放心吧,这事儿我擅长”,阮三拍着胸脯应道,然后下去了。
刘三郎已经能明白一些官场上的弯弯绕绕,问道:“平安,这样一来,你岂不是和周大人绑定了,以后在官场上,别人都会认为你是周大人的人了!”
“大姐夫,没事的,不用担心,我现在心中已经有了决断,现在的情况跟之前也不一样了”,张平安解释道。
“这又怎么说?”刘三郎倾身问道。
“你还记得我之前的同窗加同年赵仁之吗?”
“记得,他怎么了?”刘三郎低头回忆了一下,从脑海里找出这个人。
“他自从到了前线,便跟在周大人身边上阵杀敌,据说十分骁勇善战,短短半年多便已经有成为周大人的左膀右臂的趋势,这是一个风向标”,张平安缓缓道。
看刘三郎还是不太懂,张平安继续道:“虽然我和他同窗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我知道此人是很有些韬略的,如果他一直以赘婿的身份在官场混,纵使他有滔天本事,也会被人瞧不起,只不过是岳家的一枚棋子罢了,还是能随时被踢出门的那种,我想他肯定不甘心!
这人一旦不甘心了,便会想方设法改变身份,最好的办法便是打破秩序,一切从头再来,所以大姐夫你猜他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