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母牵着小外孙进屋拿吃的,林昭送老两口不少东西,老人舍不得马上吃完,总爱囤着,给孙子孙女分点,给外孙分点。
大石头没跟上去,他跟梆梆来妹出去瞎跑了。
院子。
赵六娘收回借出去的钱,还有一包点心。
她满脸笑,“都是一家人,这么客气干啥。”
话虽如此,大姑姐这么行事,让人心里很舒坦啊。
顾婵道:“应该的,给梆梆几个吃。”
她这么一说,赵六娘没再客气,“成,我替他们收下。等梆梆几个回来,我会告诉他们,这是大姑给他们买的。”
回屋放好东西,赵六娘很快又出来。
坐到顾婵旁边,不见外地问:“大姐,你去棉纺织厂的食堂,是干啥呀?”
“配菜。”
赵六娘一拍大腿,“配菜好。”
她眼睛发着光,“能偷学不?”
顾婵一噎。
“这也说的太……直接了。”她表情有些哭笑不得。
赵六娘端凳往她顾婵那边凑凑,“在自己家呢,咱俩又是亲姑嫂,拐弯抹角给谁看呀。”
这话很有道理,顾婵道:“能学,不是偷学,可以光明正大的学。主厨跟给我安排工作的那家人认识,老先生打了声招呼,主厨提出他做饭我可以在旁边看。”
听说主厨很厉害,以前是大酒楼里的,什么都会做。
“好事啊。”赵六娘都有点要嫉妒大姑姐的运气了,好在她这人想的开。
“甭管啥手艺,能学到手里,都不会浪费。”
顾婵也是这么想的,赞同地点头,“我会好好学的。”
“我信你。”赵六娘眼神笃定,“你勤快能干,干啥不成,只要给你时间,你能把那位主厨的看家本领都学会。”
顾婵没这自信,赶紧摆手。
没等她说话,赵六娘豪爽地拍她肩膀,“要有信心。你可以!”
顾婵无奈地笑。
“好吧,我可以。”
赵六娘:“这就对了。”
之后,顾婵又去还了大房的钱。
外债清零,浑身轻松。
她离开大房,天已经暗下,星星很亮,伴随几声虫鸣,人走在乡间小路上,特别惬意。
尤其顾婵刚经历那么一场“因祸得福”,此时此地,心真的静了下来。
一道亮光由远及近。
“大姐。”顾玉成的声音响起。
顾婵快走几步,朝他招手,“是我,你咋出来了?”
“你这么晚没回,爹娘不放心,让我迎迎你。”顾玉成说,“快回吧,两个石头还没睡呢。”
“这会了还不睡,是不是玩儿疯了?”顾婵想是,大石头小石头和梆梆几个玩儿的忘了时间。
顾玉成:“没玩,说等你回家就睡。兄弟俩操心你呢。”
顾婵心里热乎,嘴上却道:“我在自己村,哪里有个坑都晓得,有啥操心的,”
顾玉成听出她的口是心非,没拆穿,只用手电筒照路。
“关了吧,月亮这么大,能看见路,别给爹把电用光,小心他教训你。”顾婵出声。
“没事,爹主动借我的。”他爹难得这么大方呢。
“等我发工资给爹买电池。”顾婵说。
顾玉成忍不住笑,“还没上班呢,第一份工资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