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带小石头去省城,参加正规训练。”顾婵握着电话的手微微收紧。
卫向东补充,“鉴于小石头还小,离不开爹娘,我可以陪他过去,等孩子习惯,我们大人放心,他会一个人留在那里。”
这是他一一问出来的。
顾婵点着头,“是这样说的。”
“都这么说了,应该是没问题的。”顾承淮沉稳道。
“这样吧,我再找人打听下,明天给你们回复。”知道大姐姐夫不放心,他出言说自己去打听打听。
果然。
顾婵和卫向东神色舒展开。
“麻烦你了。”卫向东道谢。
顾承淮眉头轻皱,“一家人客气什么。”
顾婵用胳膊捣丈夫,对着电话说:“你姐夫不会说话,我教训过他了。聿宝和珩宝没在跟前?两个崽咋样?还适应吗?”
林昭神情无奈,“适应啊,怎么不适应,跑的找不着影儿。”
出门在外,她最操心的是龙凤胎。
于是她问:“大姐,谦宝和窈宝怎么样?是不是哭了?!”
“你刚走的前两天,窈宝闹着要你,现在没哭了,谦宝没哭,该咋还是咋,就是每天下午喊大黄去村口……”顾婵没说的是,谦宝每天在村口待到太阳落山,怏怏地回家,不闹,但是更让人心疼。
这话要是说出来,那是往弟妹心口捅刀子,所以她没说。
林昭是妈妈,她了解自己生的崽,能想象到……小儿子在村口等自己的场景,顿时双眼泛酸。
“我把你发回去的电报带回家后,谦宝看了,然后就没往村口去了,娘干啥都带着他呢,乖的很。”顾婵细细说着。
“昭昭,你别担心,我隔两天就回去一趟,孩子有人照看,你和聿宝珩宝多待几天,别着急回来,家里没事儿。”
林昭最惦记的事都知道了,想到替自己班的赵六娘,笑道:“二嫂在供销社怎么样,还习惯吧?”
“习惯!咋不习惯!牙花子都乐出来了。”顾婵脸上堆满笑,“她还说,怪不得大家都想当工人,当工人是比种地舒服。”说到这里,她噗嗤一声乐出来。
而后话音一转,又道:“梆梆和来妹不太好过,因为他们娘狠抓他们学习。”
“我上次回去,他俩还跟我哭诉来着,说他们娘不把他们当人。好不容易放暑假,他俩有背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
脑海闪过两张生无可恋的脸,顾婵笑得嗓子疼。
林昭也笑了,“苦了梆梆和来妹,等回去我给他们带礼物。”
“俩小子要是知道该乐了!”顾婵答。
“大姐下回再回去,可以提前告诉他们。”林昭轻笑,“得让小孩有点盼头啊。”
“大姐你跟他们说,让他们好好学习,我回去给他俩一人带一双回力鞋。”
顾婵知道昭昭的意思,前面吊着萝卜,梆梆和来妹学习劲头才足,“成,我给他们说。”
又聊了几句,电话挂断。
“说的有点多,大姐交点话费该肉疼了。”林昭随顾承淮出通讯室。
“没事,有姐夫在,他会哄。”
……
“你说啥,一块三毛五分?!这么多!!!”顾婵确实被电话费吓到了,眼睛瞪得很大,觉得很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