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文意简单明了,跃然纸上。
下到三五岁的孩童,上到八十岁的老妪,全都能听懂扶瑶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如果说在此之前,围绕着两人之间的言论,更多只是民间自发的争辩,是两个人背后的支持者之间的水火不容。
可伴随着扶瑶的这一首诗下场,一切都不同了。
掀起的波澜,前所未有的巨大。
“扶瑶疯了!她怎么敢这样贬斥公子羲的文名?她难道就不怕公子羲找上门来?”
“我敢打赌,这首诗一出,公子羲手中的那个小本本,绝对写满了扶瑶的名字。”
“话又说回来,这首诗确实写的不错,至少贯州了,但却是针对公子羲的攻讦……嘿嘿,他要遗臭万年了!”
……
人寿百年,纸寿千年。
在这个可以修炼的世界,一首足够好的作品的生命力,更是强壮到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
从今以后,恐怕无论是谁,只要学到了这一首诗,就会不可避免的了解到李讲与扶瑶之间的恩怨。
万一李讲这要还是避让,可想而知下场会是如何。
后世所有人,都会将他视作为不战先怯的孬种!
紫微城上上下下气疯了。
“哪来的贱人,居然敢这样羞辱我师!我要吃了她!”
紫微书院,李如也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前往天人城大开杀戒。
不过却被李讲拦了下来。
“师父,她都这样羞辱你了,你怎么还能无动于衷?”李如也见他风轻云淡的样子,目瞪口呆。
“她只是想要文斗而已,那就成全她。”
李讲道。
当天下午,紫微书院便同样有一篇作品出世,疑似为回应。
——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大地,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的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人生在世,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
这首诗一出,紫微书院全体,无一不热血沸腾,欢呼雀跃。
虽然,在李讲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回应扶瑶的讥讽,只是坦白了自己的志向。
但,正是因为这份不回应,才给人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超然之感。
——我都已经站在了山巅之上,比泰山还要高,俯瞰尔等这群渺小的群山,还有什么好说的?
一切言语,一切态度,尽在诗中。
这首诗放出去后没多久,李讲便公然放话。
“扶瑶,你若想一争高下,我便来吧,我奉陪到底。”
此话一经放出,顿时就跟插上了翅膀一般,一眨眼的功夫便传遍了八方。
公子羲终于松口,同意文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