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说完了这一切,元子攸站了起来,看向了元彧。
“临淮王,你率一众义士护朕回宫,再召集公卿百官,以安定人心。”
“诺!”
在尔朱荣的恐怖压力之下,元子攸只有行刺一条路。
杀死尔朱荣,那么朝政大权必然会回到他的手中。
这是元子攸和他麾下一众朝臣的设想!
因此,元子攸想要做的是当初王允没有选择的另一条路。
诛杀董卓之后,选择赦免他的凉州部众。
至于当年王允遇到的状况和如今一不一样,元子攸就不管了。
不管这条路能不能通,他也只能走下去,因为他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
北中城。
作为扼守黄河浮桥,连通洛阳南北的枢纽,北中城的地位相当重要。
尔朱荣让司马子如镇守,可知他对司马子如的信任。
司马子如乃是西晋南阳王司马模的后代,初入仕途,担任怀朔镇省事。后来六镇之乱后,司马子如见势不好,就和孙腾等人南下投奔了尔朱荣。
可以说,司马子如目光毒辣,早在尔朱荣还没有发迹之前,便选择投靠。
河阴之变后,司马子如被封为平遥县子,是怀朔一系中有数的大佬。
夜已深,司马子如还没有休息,前日里太极殿中那一场,宣告了李爽和尔朱荣再度翻脸。北中城虽说不是他们两人争斗的焦点,可司马子如也不敢大意。
与元子攸想象的不同,司马子如在城中派遣了自己的耳目。他得知尔朱荣被刺杀的消息,甚至要比元子攸还早些。
“天柱大将军死了?”
“属下当时正在尔朱世隆军中,亲眼看到了天柱大将军的尸体,那帮契胡人当时就已经疯了,属下见机抢了匹马才能返回给主公报信。”
司马子如得知了这个消息后,连连问了三遍,直到他派去的耳目回答了三遍,他才终于信了。
可司马子如依旧有些恍惚,要不是眼前的耳目值得他信任,他几乎以为这是谁在算计他。
冷静下来后,司马子如并没有为天柱大将军过早的离开大魏人民而有所惋惜,反而在思考着未来的局势和他的应该做的抉择。
“天柱大将军一死,尔朱世隆恐怕不是陛下和洛阳一众公卿的对手,说不得陛下宣我入朝的诏书没几个时辰就要来了!”
“那主公要入朝么?”
面对给自己报信的手下的询问,司马子如靠在案几上,沉思了一会儿,摇了摇头。
“我若是去了,尔朱氏的人尤其是尔朱兆那个蠢货肯定会认为我和陛下是一伙的。天柱大将军虽死,可尔朱氏在外还有着十数万大军,陛下和洛阳的公卿不是对手,我不能去!”
司马子如在这一刻,已然选好了队伍。
他还是选择站在尔朱氏这一边。
司马子如很明白自己的分量,也清楚尔朱氏的力量。
起码,在尔朱氏的天下还没有彻底崩塌之前,他不能公然站在元子攸这一边。否则,尔朱氏的天下崩塌的碎片就会将他砸死。
“可如主公所说,陛下的诏书来了,主公该如何,不接么?”
司马子如也不想要明着得罪元子攸,他还有着更深的一层顾虑。
“我就算不想要接诏书,可天柱大将军这一死,人心动荡,说不得北中城中就有人想要接这份诏书。”
司马子如得出了一个结论。
“我不能再待在北中城中了,否则怕是会被人所害啊!”
“那该如何,北上么?”
司马子如眼中精光一闪,瞬息间得到了最理想的方案。
“不,南下去接应尔朱世隆!”
司马子如的亲信不明白自己主公的举动,认为这不是自投罗网么,却听他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