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和呵呵一笑,应和道:“那我就叫你思源吧。你是俊语,对不?”
说着转向一旁略显羞涩的包俊语。
“是的,干爸。”包俊语应声答道。
见状,王家和伸手进裤兜,掏出两张五毛钱递给二人。
“这是给你们的压岁钱,别客气。”
磕头也磕了,干爸也叫了,见面礼自然不能少。
“多谢干爸。”
二人接过钱,笑眯眯地道谢。
张美英看着辛思源,笑容满面地问道:“思源,听小西说,你父母全是大学老师,是教授吗?”
辛思源微笑着颔了颔首,“是,我爸妈都是教师范大学的。”
“哎哟喂。那可真不得了。”
张美英闻言颇为吃惊,别人都挤破头想考大学,人家的父母却直接是大学教师。
之前听小西提过时,她就已经觉得够震撼的了。
辛思源嘴角一扬。
张美英好奇地望着他:“那你咋会在我们这街上的小学念书呢?你们那边不是有师大附小吗?”
那可是北平出了名的好学校呢。
“我们住这边,爸妈就没让我去那边,说只要愿意学习,哪儿都一样,还说等上了初中,可能会让我转去附中。”
王小北在一旁听见这番话,不由得觉得好笑。
这话听起来轻松,实际上怎么可能一样呢?
可能是觉得小学教育他们能胜任,所以去不去重点小学无所谓。
不然,怎么会说初中才考虑转校呢。
要是真一样,干嘛不一直待在普通中学呢。
张美英听了,轻轻颔首,目光转向一旁瘦削的黑衣少年。
“俊语,对不对?听说你爸爸是干建筑的呢。那大会堂都是出自你爸的手,真是太厉害了。”
俊语或许是家里条件不太好,显得有点拘谨。
听见这话,连忙摆手否认:“哪有哪有,其实是我爸在那里打工的。”
“呵呵……”
王小北在心里给张美英竖起大拇指。
张美英比王家和有出息多了,做了销售这一行,说话技巧真是越来越溜了。
“妈,你们这样问,像在审犯人呢。”
小西提着他早准备好的酒盒灯笼,在一旁小声嘟囔,接着说:“我们得赶紧走了,还得去俊语和小辛家串门呢。”
“行,去吧,晚上出门小心点儿啊。”
张美英看孩子们都准备好了,没多说什么,只叮咛了一句。
三个人告别后,便离开了。
等人走远,王梅在一旁笑呵呵地说:“看看,小西都有拜把子兄弟了。”
王小北也跟着打趣道:“是啊,小西自己都说的,那可是生死之交呢。”
说完,他看向王家和两人:“爸,妈,突然多了两个儿子,感觉怎么样?”
这话一出,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张美英听了一脸无奈地瞪向王小北。
旁边的王家和嘴角一扬,“得了,我去找人打牌去了。”
说着,端起搪瓷缸出了门。
王家和出门后,王小北带着冬秀他们几个开始挨家挨户地去拜年。
作为小字辈,该有的礼节可不能少,不然会被长辈们念叨。
接着,一行人说笑着出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