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紫蟹因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导致野生紫蟹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海河里的紫蟹在五十年代末就已经绝迹,七里海产的紫蟹也会在20世纪末基本绝迹。
至于后世水产市场上的紫蟹,均是人工养殖和生态修复后的产物,味道鲜美度不如从前,紫蟹从曾经的高档食材跌落为价格亲民的便宜货。
可就算是81年的现在,想要捕获一定数量的紫蟹都不容易。
想尝鲜,肯定得要津门的地头蛇,李向东就认识个赵四,他倒是想让别人帮忙,关键是他也不认识。
拦下一拉活赚钱的三轮车,李向东和侯三把竹筐抬进后车斗里。
竹筐的分量不轻,里面上下盖着一层保鲜的冰块。
一路无话到家,付完车费蹬三轮的师傅离开,李向东打开自家锁着的院门,跟侯三一起抬竹筐进院。
“回家拿个家伙什,我把你那份给你。”
满满一竹筐虾和蟹可不都是李向东买的,里面还有阿哲和侯三两人的一份。
“东哥,咱们一起吃吧,我拿回家也不会做。”
“别的也就算了,紫蟹可是难得的美味,你不打算拿回家让我侯叔侯婶跟着尝尝?”
“我娘也不会做。”
“这好办,怎么做我给你写纸上,晚上让我侯婶照着步骤来。”
“这个行,东哥,你快去写吧,我回家一趟,对了,你最好直接写两份,阿哲估计也得跟你要。”
“知道了。”
李向东回屋去写菜谱,侯三回家去拿口袋。
等两人再碰头,李向东把折好的一张纸塞给侯三,然后开始从竹筐里往外分拣。
家里的两只橘猫早就闻到了腥味,一直在围着竹筐打转,直到李向东往外拿海鲜,它俩开始不停的叫。
“闭嘴,别再...”
李向东很是无语,眼看着侯三扔地上两只对虾,两只橘猫各叼走一只后跑远。
“侯三,你丫真大方。”
“东哥,是你小气才对,这么多呢给两只猫吃点怎么了?”
侯三丝毫不在乎,李向东也懒得再多说什么。
一筐海鲜分一半出来,再分成两份,一份给侯三装口袋里,一份等阿哲过来拿走。
“行了,拎着你的回吧,明天除夕,赶紧去你爹娘家看看。”
“东哥,咱们明天见,明早别睡懒觉,我等你过来帮忙贴对联。”
“家里有活儿去找李晓涛,自己有徒弟不使唤,想让我帮忙也行,排队等着,等我先把我家的对联贴好再说。”
“那还是算了,你帮我跟涛子说一声,让他明早吃完早饭过去找我。”
侯三摆摆手,往布袋子塞块冰,起身走人。
李向东把阿哲的那份装好,连同竹筐一起放进书房,回屋洗洗手,拿上洗漱用品来到老宅。
“回来了,三叔。”
“爹,我可想你了。”
李小竹看到李向东,噔噔噔跑上前,立定站好后双眼开始打量李向东手里拎的什么。
“是你想我吗?”
“对呀。”
“那你能不能看着我说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