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座学校就像是两台高效率的发动机,只需将新占地区的人才丢进去,就能转化为带动整个势力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
林恩接下来的扩张步骤就很简单了。
派出军队攻占领地,消灭领地中的上层建筑;
调派官吏管理领地、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
用高额工资与学校名额绑定领地上的原有中层管理;
通过发放自由民的资格,吸引当地的强壮农奴进入军校接受训练。
这几个步骤下来,就能将新占领地尽数转化为自身的综合实力,等于将这块领地彻底消化。
从这块领地上走出来的官吏与士兵,又将为林恩打下更多的领地。
左脚踩右脚,原地飞升了属于是。
这就是制度建设与学校建设的优势。
正因为林恩从一开始就着手打造了这套体系,他麾下的战车才能始终处于满功率运转的状态。
而且这台战车的功率会越来越高、速度会越来越快,攻占新领地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不过,在开始飙车之前,林恩需要先理清楚一个问题。
谁是可以拉拢的潜在盟友谁又是应当尽快消灭的敌人
林恩再强,也没到能与所有势力为敌的地步。
拉拢一批、打击一批,算是最成熟也最可靠的外交策略。
镜铁领使者的来访,算是为他初步解答了这两个问题。
那就是拉拢静河以南的势力,尽快消灭静河以北的势力。
出三河城渡过静河,往南是镜铁领,往西南是谷地公爵麾下的其他贵族,往东南则是刚刚归顺沼地公爵的王冠领地诸贵族。
这些人与林恩的利害关系都不是很大,他犯不着现在就渡过静河天堑去攻击这些势力。
可往东往西的画风却截然不同。
往东是沼地公爵新册封的一批贵族,在攻打王冠领地初期,他对忠于王室的贵族采取的是尽数消灭的态度。
在攻占河湾堡后,他迅速从宫廷骑士中册封了一批贵族,用于统治新占领地。
因此,这些新贵算是沼地公爵的死忠。
出三河城往西自不必多提,乃是沼地公爵麾下的湍流郡,各级官员都是公爵任免的,更是死忠中的死忠。
这样来看,后续扩张目标就很明确了。
林恩与沼地公爵已是不死不休,在与镜铁伯爵达成互不侵犯条约之后,应当尽快攻占湍流郡,打开前往金鹿堡的通道。
在晚宴上,林恩端起酒杯,笑着邀请使者艾文共饮。
酒过三旬,他更是当场敲定了与镜铁领的条约。
当然了,林恩从不会拿所谓的条约当回事,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
条约这玩意,不就是用来撕毁的么
对白河领与镜铁领而言,攻打对方的成本目前远高于收益。
多的是软柿子可以捏,干嘛要挑最硬的来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