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得看长相,只有年轻又帅气的人,才能当上“探花郎”。
在唐朝,“探花郎”那得是新科进士里边长得最俊、岁数最小的人。
诸如孟郊写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都是探花郎带回来的!
韩琦不清楚现在流传成这个样子了,不过一想宋煊所言也有些道理。
探花郎既有蟾宫折桂的才学,又有玉树临风的风姿,堪称才貌双全。
难怪古人常说才子佳人。
探花郎便是这才子中的佼佼者了!
韩琦已然自己在心中给宋煊找补好了理由。
因为他是想要中状元的!
宋煊见众人不信,哼笑一声:
“状元多了去,大唐的状元郎你们能念出几个人的名字?”
“但是从古至今有几人是以帅的标签流传于世?”
“那必然会被世人争相传唱!”
“哈哈哈,十二郎这番说法着实是有趣。”
王泰忍俊不禁。
他对宋煊胡说八道的本事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胡说八道也就罢了,偏偏还能有点那么道理。
直娘贼!
宋十二他真是混官场的天赋型选手。
作为宰相之子,王泰对于这些事,还是有着一定的认知的。
韩琦一时间也没想到大唐状元郎的名字,但是却想起宋玉卫阶之类的。
百姓争相围观,看杀卫玠!
众人说说笑笑的,进了灵台寺,依旧是去饭堂蹭饭吃。
迎客僧的弟子这次给他们搞了一桶。
人员又多了起来,一个桌子根本就不够坐的。
平常寺里着实是很少有学子们前来,就算是要拜神,他们也是去拜文庙里的孔圣人去。
这才是管着他们科举考试之神。
连孔圣人都不拜,转而去拜其余神,如何能行?
况且有了迎客僧的吩咐,寺庙里的和尚倒是也不会对他们摆脸色。
毕竟闷米稠饭和腌制的萝卜能花几个钱?
这些东西跟香客们贡献的香火而言。
简直是九牛里的一根毛。
况且寺庙为了维持自身的形象,也会不定期的对外施粥。
让那些香客们瞧瞧他们捐赠的钱,寺庙确实是做了好事,没有往自己口袋里装。
至少在营销以及售后这方面,和尚们早就玩的明明白白的了。
宋煊吃完正放下碗筷,大家相互约着要去寺庙转转,然后再去大殿里夜读。
宋煊就瞧见顾夫人慢悠悠的走进来。
像是有些面色苍白生病的模样,旁边有个侍女搀扶着。
一帮学子们溜溜达达的往外走。
“嫂嫂,这是病了?”
“快让俺瞧瞧。”
宋煊示意伙伴们先走,他要给人诊治一二。
王泰等人也见识过宋煊的手段。
那日已经见识过了,没必要再瞧着。
尤其是围观生病的小娘子,这传出去成何体统?
他们是来夜读的,不是来偶遇小娘子的。
尤其是发解试近在眼前,任谁都得收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