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宋煊的成长轨迹,根本就不像是个“正人君子”那样去发展的。
这小子早就在乡下长野了!
就如同他写的石头记的美猴王一样。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去朝堂大闹天空去了!
晏殊却是不如宋绶如此悲观,他认为宋煊是个可造之才,将来就算遇到什么难事,他都有解决的办法。
他能发现如此良才,并且好好培养一番,是大宋朝堂的幸事!
至于宋煊有大闹天宫这种行为,晏殊是不大相信的。
因为晏殊更认同自己有一双识人的双眼。
他很是确信宋煊是非常善于自保,尤其善于片叶不沾身。
方才那个绝佳的法子,便是在宋煊方寸之间想出来的,寻常人哪有这等本事?
“公垂,勿要如此悲观。”
晏殊同样拍了拍宋绶的肩膀:
“十二郎这法子当真是妙啊,妥妥的阳谋,当真是无懈可击!”
“我等为官也要学习此等方法,将来才能更好的为官家做事。”
宋绶却是觉得晏殊他在拔苗助长。
宋煊的人品是有的,但是他的手段,却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行。
“可是,他这样,如何能行?”
“有才无德,岂不是跟瘿相王钦若一个模样了?”
尤其是宋绶还得知王钦若的儿子王从益经常跑到宋煊的店铺去聊天。
也不知道他是被石头记吸引了,还是被三国演义吸引了。
总之宋煊与当朝宰相之子王从益关系不一般的事,自是有不少人都晓得。
毕竟王从益那个病秧子模样,早就人尽皆知。
至于宋煊给顾通判做手术这件事,晏殊并没有往外传。
他倒是能理解王从益去寻宋煊的本意。
只不过宋煊早就说过他的师傅治疗外伤尚可,治疗内伤,几乎没什么可能。
所以治疗王从益内疾这种事,晏殊从来就没有往心里去过。
因为知道王从益无论跑多少趟,全都是无用功。
“慎言。”
宋煊连忙制止道:
“宋通判,你知道我的嘴很严的,也用不着说这些话来试探我。”
“我宋煊虽与宰相之子王从益交好,但并没有为自己谋取什么私利。”
“就算谋取私利,你也不会说出来的。”
“那必然啊!”宋煊觉得有些好笑:
“谁会把自己做的坏事公之于众,连许拯都知道事发了,要去诬陷其他人呢。”
宋绶又是叹息一句:
“我是觉得你宋十二将来踩了一脚污泥后,发现还挺好用的,然后全身都跳进污泥里撒个欢,感觉跟回家了一样。”
“嘿,宋通判,勿要这么说,我可不是什么佩奇啊!”
宋煊明白宋绶的意思。
他就是怕自己走了歪路,危害整个大宋。
丁谓、王钦若便是如此。
而且宋绶从不怀疑宋煊将来能够身居高位这件事!
“什么是佩奇?”
“一种猪。”
“哦,是种猪啊!”
晏殊表示理解了。
他还真没看过配猪这种事。
毕竟羊肉在大宋才算得上是士大夫的主流肉食。
猪肉骚臭,又没有经历大规模的阉割,自是味道及冲,不受欢迎。
但是有些地方专门养猪的地方,是有阉割的动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