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子转到那头转回来到这头的时候,李建国已经发现了顾博远,他下了车子,示意地头上跟着干的陈前进开车,让另外一个人跟上去,他笑着问道:
“你咋过来了?这是从伊犁回来了?”
“回来了,看你整的灰头土脸的。”顾博远笑笑,“这么多伙子,让他们干不就得了?这年轻的时候吃的土还不够啊?”
“我是他们长辈嘛,怕伙子干活不扎实,膜铺错了就麻烦了。”李建国从嘎斯车里取出毛巾擦了擦脸,然后提茶笼子给自己倒了一缸子水,一口喝完,看向顾博远:
“你喝不喝?”
“不喝。”顾博远摇了摇头问道:“这是种的棉花?面积不少啊。”
“这才哪到哪?龙了,种一百亩,这里只有四十亩,大坝那边还有六十亩已经种完了。”李建国自豪的,“一百亩棉花,就算一亩地收一百公斤子棉,那也比种麦强多了。”
顾博远默默算了一下,一百亩地,一亩收一百公斤籽棉充其量也就是一万公斤,现在的棉花价格是两块,合算就是两万块钱,除去人工和其他开支,赚的钱不到一万块。
还不如现在李龙收购站两天的净收入。
他有点想不明白,李建国为什么不跟着李龙出去干呢?随便在哪个县,有李龙支撑搞个收购站,都比在这里种地强吧?
他突然警醒,什么时候自己连种地都看不起了呢?
是在收购站这几年赚钱多了,眼光高了,还是一直就没看得起农民这个身份?
这一瞬间,顾博远有点迷茫。
“伊犁那边咋样?”李建国问道,“你确定要去那边开收购站了?”
“嗯,院子都买好了,咋,要不要跟我一块过去?”顾博远开着玩笑,“我有信心,赚钱得很!”
“赚钱也不去。”李建国摇摇头,“当初是你的,这地方有米有鱼,算鱼米之乡,呆这地方不亏。
现在你跑掉了,在外面赚钱多,但我不羡慕。我越发觉得,呆在这里还是好,不想再折腾了。好好种地,把娟和强强送出去上大学,我也就满足了。”
想想李娟和李强,顾博远感叹:
“你把两个娃娃教育得好啊。娟这眼看高中上着就快考大学了,强强也是。能培育出俩大学生来,四队你是独一份儿!”
李建国美滋滋的接受了这份夸赞,他从兜里掏出烟来,取出火柴,给自己一根,递给顾博远一根。
顾博远抽烟没瘾,不过他还是接了过来,等李建国自己点着烟,要过火柴自己也点了起来。
都是自己人,没给对方点烟的习惯。
“别人都用打火机了,你咋还用火柴?”顾博远把烟点着后才嫌弃的问道。
“那家里不是有嘛。我嫌打火机还要充油、装火石,麻烦。”李建国吐出一口烟来,道。
是的,这是一个怕麻烦的人,不得过且过,只是觉得生活简单一点儿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