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时候,乔枝枝正要讲解,突然看到一抹的身影进来,对方随意挑了一张桌子坐下。
这是她的老师,谭先生。
乔枝枝立刻下了讲台,跟谭先生好好行了一个礼:“老师回来了,怎么能够坐在跟老师请教。”
谭先生只是笑了笑:“你自己悟出来的这种画很有意思,我多年来都没有这个觉悟,在这一点上你是我的老师,我也想看看如何入手,有心学上一学,既然都是为了学画,只求长进,不必拘泥于这些,你讲你的。”
谭先生这番话,令课堂里的学生们肃然起敬。
在尊师重道及其严苛的规矩下,一个颇有名望的先生,能够放下架子,主动坐在
乔枝枝不敢怠慢,搬了一张椅子来,放在讲台旁边。
“老师请坐在这里,看得更细致,学生好多向您请教,老师专攻水墨写意,但天下画作莫过于拟物求真,都是同出一理,学生想听老师的教导。”
谭先生见弟子这样懂事,给足了她尊严,心中一片温暖,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回来,她觉得乔枝枝好像成熟了不少,似乎多了几岁的心智。
不想让弟子难做,便依照她的话,在讲台旁边落座,如此也能避免弟子受些非议。
课堂结束,师徒俩一起回家。
“其实老师,这种画不是我悟出来的,弟子没有这么大的悟性。”
谭先生有些诧异:“那是——”
乔枝枝提到了乔镰儿,把那些波澜都道出,好在如今风波已经平息,现在她开班授画,每天都能卖出几千两银子,多的时候甚至上万两。
她成为一个富婆啦。
“想不到我不在的日子,发生了这么多事情,真是难为你了。”
“想不到郡主千万般才智,还有一智在画作上,一般人只学得其一,这一辈子已经不用愁。”
谭先生很是感慨。
她甚至觉得,乔镰儿就像是另一个世道的人。
乔枝枝对那些来上课的高门公子和贵女,是有保留的,可是教自己的老师,只要她会的,都倾囊而出。
如今的师徒俩,相互学习讨教,更像是一对忘年交的好友。
两个月过去,转眼到了三年一度的秋试。
在考试的前一天,一辆马车在乔家院外停下,一个身影踏了出来。
宋瑞儿抬头,看着大门门楣上“乔府”两个字,微微眯起了眼睛。
来这里走一趟,他的胜负欲会更强,这一场考试,是他进入官场的第一步,他牢牢记住乔家的荣耀,在考场上,他会发挥得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