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辽东兵马现在到底是多少?多拨付的饷银,又进了谁的口袋里?
以前朱由检一直不敢查账,担心逼得紧了辽东发生兵变。
但是如今派孙承宗去辽东督师,似乎可以准备了。
他决定以后让孙承宗像当年一样清查辽东兵马,确定具体数量。按实际兵马发放粮饷,不能任由将领私吞。
同时要解决辽东土地的事情,这件事关乎井田制,孙承宗应该会更用心。只要把土地问题解决,辽东将门的根基就没有了,可以彻底清查。
盘算着这件事情,朱由检再次感觉到,辽东的问题很棘手,自己不能心急。
对于毛文龙的告状,朱由检当即就回应道:
“前线正在打仗,后面却有人煽动逃亡,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你把煽动的人和逃亡的人名字报上来,让辽东督师孙承宗处置。”
毛文龙心中振奋,暗道和皇帝私下谈话就是不一样。以前让他心中愤愤不平的事情,这样就轻易解决了。
想到罪魁祸首徐敷奏,毛文龙道:
“臣听说徐敷奏、李矿等人,在四月已经被下旨按军法处分。”
“后来却又不知何故,不但没有被执行军法,反而被官复原职。”
“臣心中之所以不平,便是这件事太过不公。”
“他们若是官复原职,臣以后还怎么统领东江镇?”
眉头皱得更紧,朱由检实在不知道,徐敷奏等人做下这样恶劣的事情后,竟然还能官复原职。
不过想到五月份发生宁锦之战,他大概又明白了。可能是袁崇焕借着战事紧急,把这些人捞了出去。
想到这件事是袁崇焕指使的,朱由检对他的印象更差了。这个人不但胆子很大,而且不顾大局——
难怪后来矫诏斩杀了毛文龙,袁崇焕也落个被杀下场。
心中狠狠地给袁崇焕记了一笔,朱由检对这种不顾大局坑害友军、破坏前线战事的事情,当然要严格处理,下令道:
“徐敷奏等人罪行昭彰,让孙承宗把他革职拿问。”
“让袁可立加快组建军事法庭,审判这起案件。”
“以前有功劳的,就看在功劳上发往海外效力。”
“没有功劳的,就用他们明正军法。”
“这件事你和袁可立、孙承宗说,就说是朕的旨意。”
“朕授权你银章密奏,以后有什么受委屈的事情,可以直接告诉朕。”
毛文龙欣喜领命,觉得当今皇帝当真是大好人。让自己当了辽南提督不说,还赐予银章密奏之权。
有了这个权力,他在辽东不用怕任何人——
作为辽南提督,除了辽东督师孙承宗能称为他的上级外,辽东其余所有人,最多和他平级。
再加上有银章密奏之权,辽东督师孙承宗和他商量事情时,也得客气一点。
否则他只要遇到不平事,就能直接向皇帝告状。以后辽东上下,谁还敢看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