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由检思来想去,没有对现行制度进行大改,而是通过规范,稳固自己的权力。
但是他的心中,对此是不安的,因为没有另一种势力,能够制衡大臣。他之后的皇帝,权力有可能越来越小,甚至像万历皇帝一样,只能待在后宫不出来。
如今国会的事情,让它看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让国会议员和朝堂上的大臣争论,让他们和朝堂大臣一起,分享皇帝的决策权。
之前朱由检想以资政院为基础成立大明国会,也有这个用意。资政院的成员,现在全都是致仕大臣,他们参与廷推、廷议,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皇帝对朝堂大臣的决策不满意时,可以让资政院成员参与廷议,改变朝堂局面。
它对皇帝来说,是制衡朝堂大臣的作用。这也是朱由检所设想的,大明国会的作用。
所以朱由检内心之中,对国会并不排斥,甚至还觉得国会成立后,能够更好地维持皇帝权力:
『现在的大明制度,对皇帝的要求太高了,只要稍有松懈,权力就可能被臣子夺取。』
『有了国会之后,皇帝只需要做好朝堂和国会的平衡,就能安居九重,拥有最终的裁决权。』
『朝堂上是什么意见,国会是什么意见,皇帝只需要听取,做好裁决就行。』
『一个中人之姿的皇帝,就能做好这些。甚至在群臣和国会的辅佐下,还可能做得不错,建立一些功绩。』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国会的权力膨胀,未来很有可能是政府对国会负责、皇帝成为虚君。』
这是君主立宪后会发生的事情,朱由检暂时不用担心。他可以在建立国会时明确相关的权力,在国会在成为最高权力机关的道路上,设置重重阻碍。
即使以后国会靠着民众的支持,拥有了最高权力。朱由检觉得自己的后人只要不是周厉王那样的暴君,很可能在丧失权力之后,仍有虚君之位。
这对大明皇室来说,已经是不错的结果——
无论如何,都比满清入关,把朱明皇室几乎杀绝更强!
所以他内心之中,觉得现在成立国会对自己利处很多,弊端却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在后代那里显现:
『那么就建国会,规范国会权力。』
『现在先授予监督权,以及官吏编制、财政税收、兵役徭役、礼法制定、司法审判等方面的权力。』
『让议员监督官员的行为,防止官吏胡作非为、数量太过膨胀。』
『同时用国会通过的税法,在全国强制收税!』
钱谦益提出的官员属于恒产者的理论,让朱由检很是警惕。担心有人以这个理论为基础,大肆扩充官员。
所以他已经决定,以后要让国会监督官员,并且把官吏的编制,交给国会和地方议会决定。
税收同样如此,用国会通过的税种、税率,在全国强制征税。
无论国会制定的税率再低,在朱由检看来,都不可能收得比现在少。
兵役徭役也是如此,朱由检可以用议会的决定,让大明的民众服兵役。同时监督徭役的使用,避免官吏盘剥。
在财政支出、司法审判等方面,国会和地方议会也能进行监督,限制官员的胡作非为。
种种好处,都是朱由检能够想到的。要实现这些,就不能让官员和议员沆瀣一气。避免官员和议员勾结,更加难以遏制。
所以朱由检思来想去,觉得大明的国会要分成两院,资政院和谘议院:
『资政院自上而下,更受我的掌控,但是和官员牵连也深。有可能和官员联合起来,成为更牢固的利益集团。』
『谘议院自下而上,选举国会代表。他们能代表各方利益,让大明各方有个商量的地方,而非暴力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