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313章 君臣关系

第313章 君臣关系(3 / 4)

“周朝的分封制度,似乎和现在泰西的分封有些相似。”

“甚至汉朝之时,当时的人也受此影响。”

“赵相贯高、赵午等人,因为汉高慢待赵王,感觉君主受辱,图谋弑杀汉高。”

“这是因为贯高等人效忠于诸侯,而非效忠天子。”

“这样的事,现在还能发生吗?”

“诸卿以为,这种事该如何杜绝?”

话语这么明白,群臣哪还不懂,在袁可立和刘宗周有些沉默时,温体仁当仁不让地道:

“自当是让诸侯之臣,也作为天子之臣。”

“诸侯的臣子应当首先效忠天子,然后才是诸侯。”

这就解决了双重君主制下,首先效忠谁的问题。

群臣有些人对此持不同意见,但是在天子面前,谁也不敢乱说——

难道他们要说,诸侯的封臣应该首先效忠诸侯,而非效忠天子?

那样很可能被人指责为乱臣贼子,对于天子不忠。

所以这个温体仁的这个说法,就成为了共识。

未来如果大明实行分封制,它会成为君臣间的基本原则之一。

如今朱由检还没有实行分封,所以他拿藩国开刀,说道:

“那么藩国的臣子,是不是应该效忠朕呢?”

“朕册封藩国的臣子,是否符合礼制?”

温体仁自然认为这种做法符合,徐光启也很赞同。因为这件事情确定后,他提出的监护朝鲜,就有了理论根基:

以后大明派遣的驻朝大臣,可以代表皇帝,册封朝鲜君臣。

袁可立则是眉头皱起,觉得这件事似有道理,却又不合实际。

如果大明执意持这个态度,那么周围的藩国,很可能会闹起来。

所以他委宛劝阻道:

“若是内藩臣子,陛下自然可以册封。”

“但是外藩的臣子,更认为自己是外臣。”

“臣以为应当慎重,对外藩不可随意干涉。”

刘宗周一直在思索重制礼乐,此时则出言道:

“外藩之臣,此前礼制未明。”

“臣以为应当制礼,晓谕外藩君臣。”

朱由检对这个说法还算满意,认可道:

“刘先生说得好啊!”

“礼制未明,就该制礼。”

“大明和外藩礼制如何定,还需先生费心。”

“朕已向朝鲜派遣使臣,主持册封光海君一事。”

“希望刘先生参与此事,制定出让大明和朝鲜都满意的礼制。”

“刘先生和袁卿、温卿一起,辅佐徐学士处理朝鲜事务。”

把监护朝鲜的事情,扩展到四位大臣主持。希望他们四人能制定合适的礼制,规范大明和外藩的关系。

最新小说: 死侍的平行世界之旅 凌云行之起于微末 大小姐来自地狱,夜夜有鬼来敲门 哈利波特之会魔法的我 闪婚千亿大佬竟是我同桌 三生石上终是你 元宇宙进化 叶风云陆一曼 仙君他有种田系统(快穿) 七零军婚:女特种兵她能一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