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祚是六大总督中,唯一和阉党没有牵扯的总督。而且奉命收集火器办得也很好,让朱由检颇为满意。
南居益则被列入东林党,被阉党以依傍门户削籍为民。朱由检记得他的名字,因为收复澎湖的主导者就是他,登莱巡抚孙国祯和海军提督俞咨皋也在那一战中立功,踏上了升迁快车道。
这两个人选,朱由检都很满意。再想到已经来京的张鼐、周永春、钱象坤、盛以弘等人,朱由检觉得其余空缺的侍郎,似乎也需要推选:
『如今吏部、礼部、刑部不缺侍郎,户部左侍郎空缺,专督军饷侍郎李起元也没上任。』
『兵部缺右侍郎和专督京营侍郎,工部缺左侍郎,少府寺高层也没任命,都是让工部兼职。』
『估计过些日子,还是需要廷推。』
自从当上皇帝以来,朱由检一直就在廷推官员,让他自己都感觉有些烦了,也明白了为何以前的皇帝,不参加廷推的原因——
实在是需要廷推的官员太多,大明官员的任期也很短。皇帝要管廷推,朝堂上的事情就得围绕廷推来。
但是人事权又是权力的核心,朱由检刚刚登极不到一年,权力还不稳固,对这么重要的权力,当然不能放手。
所以他只能耐着性子,主持官员廷推:
“六部九寺之中,多有空缺职位。”
“朕会嘱咐杨尚书,在这个月底或下个月廷推。”
“薛卿有什么人选要推荐,可以及时提上来。”
然后又似是有意、似是无意地道:
“吕祥多有立功,已经提升为正五品中良造。”
“这个品级,有资格担任寺丞吧?”
“薛卿现在兼着少府寺卿的位子,有没有想过推荐谁担任少府寺寺丞、还有少卿职位?”
薛凤翔闻听此言,心中咯噔一声,知道难办的事来了。
他之前在商务司的事情上犯了错,皇帝不但没有责罚,还把他回升为工部尚书。如今终于给了他,一件难办的事:
『吕祥级别再高,也是工匠出身啊!』
『让他担任寺丞,朝堂上还不吵翻天!』
有心不理这件事,但是他又知道皇帝的信任不是凭白给他的。而且封爵的暗示,让他很是心动。
所以薛凤翔苦思冥想,想出了一个主意,说道:
“陛下,吕祥多次立功,臣以为当赐元士。”
“他若能获得元士出身,担任寺丞就没有什么妨碍了!”
把这件事情,又踢给了皇帝。
朱由检听到此言,却是眼前一亮。因为他之前设立元士时就想过,把元士身份特赐给理工科人才。
吕祥这个工匠,自然也在其列。作为文思院掌院,他的地位在朱由检看来,就是工程院院长。
这样重要的职位,当然担得起元士身份,所以朱由检当即道:
“确实应该如此!”
“这件事要好好操作。”
“这样,你找钱嘉徵把吕祥在印刷上的功绩好好宣扬一下,再把吕祥制造的刺刀,送到辽东前线,让辽东的火铳尽快装上刺刀。”
“告诉钱嘉徵、孙元化、茅元仪等元士,为吕祥申请特赐元士出身。”
打算用这个做法,减少人们的非议。
薛凤翔听了之后,眼睛则是更亮。因为吕祥的功绩,他这个少府寺卿显然也要占一份。宣扬吕祥的功绩,不就同时宣扬他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