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攻打大凌河堡的伤亡,着实出乎他的预料。再加上朝鲜那边出问题,让他放弃强攻大凌河堡。
此时他想到那一战,心里就忍不住后悔。因为这次向草原出兵,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大凌河通道有多重要。不能经过大凌河的他们,就只能从北面山区绕行千里。
(大凌河一带是辽东和中原联系的关键,古北道、卢龙道、无终道、傍海道都要经过大凌河。否则就要绕行千里,非常不便)
如果辽河一带也被大明军队掌握,以后他们和草原就别想联络了。满桂的东平伯国会成为新的察罕部,阻挡他们西进。
所以,他看着坚决请战的阿济格、阿巴泰等人,决定道:
“你们拖住满桂即可,有机会可伺机歼灭。”
“但是切记不可冒险,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收获带回去。”
阿济格、阿巴泰等人兴奋领命,立刻调集本部兵马,前去寻找满桂。
他们根本不担心打不过大明军队,就怕满桂知道他们到来后躲起来。
只要把满桂消灭了,回去的路上就再无危险,可以把所有收获带回去。
——
满桂此时,早已收到了宣大传来的消息,而且还不止一份。
这是朱由检登极之后,对明军的改变之一。
作为从信息时代过来的人,他最看重的就是信息的传递。宣大外草原之战结束后,战斗的结果和后续动向就通报相关各方,而且还第一时间传到枢密院。
枢密院对战况做出分析后,利用长城内完善的臂板通信系统,很快传到了密云。
然后密云又派出信鸽和快马,传到了满桂这边。
所以,满桂清楚地知道建虏正在甩开宣大军队东归,他的任务也是袭扰建虏,争取把建虏的缴获咬下来,削弱建虏实力——
这也是宣大军队此次最大的战果,他们利用建虏急于回乡的心理。逼迫建虏丢下不好运输的物资和人员,金蝉脱壳东归。
负责提供后勤的山西商人,也因此就挣了大钱。因为按照朝廷的政策,提供后勤和装备的,能分到一半战利品。
此次朝廷就把这些战利品的所有权,分了两成半给提供后勤的山西商人。
其他缴获的物资也大多交给他们发卖,换成钱财赏赐给将士。
凭山西商人的手段,他们能把缴获的牛羊,卖出远高于在草原的价格来。
很多商人算账之后,发现这次捐纳钱财提供后勤不但不会吃亏,反而还会有盈余存在。
如果再把捐纳的爵位算成收获的话,那他们还能得到地位和领地。这完全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他们提供军费的热情,一下就高涨起来——
很多人都想捐纳更多份额,以便获得更高的爵位和更多的战利品。
有些人甚至通过宣大军队的关系拜见满桂,愿意为他提供粮草和装备,分享更多的战利品。
满桂出身宣府,和山西商人是有交往的,对此也十分上心。因为他现在就有十五万两欠债,在京城发行了东平伯国债券——
这十五万两银子对于东平伯国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却根本不经花,满桂急需要更多的钱财。
所以他早就想干一票大的,甚至打过哈喇慎诸部的主意。
只是朝廷让他安稳长城北面的草原,不是让他肆意劫掠的。所以他只能压下念头,只清剿依附建虏的部落,尤其是把通往辽东的商道截断。
这一年东平伯国大战是没多少,小战却一直不断。
满桂麾下的东平伯国军队也完全熟悉了新火铳,凭之横扫大宁一带草原。
他自信这支军队的战力绝不逊于建虏,甚至有战胜一个旗、两个旗的能力。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军械,火器军队消耗的物资更多,单凭东平伯国,根本无法支撑一场大战。
他本来想向朝廷求援,但是山西商人的出现,让他发现了更好的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