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桂这一战如此大胜,还有人敢和他争吗?”
“这件事到底是什么原因?”
王文政笑着说道:
“要是满将军一个人招揽牧民,那些蒙古权贵多半不敢和他争。”
“但是现在是那些山西商人,都以封地贵族自居。他们一家招几百户,一下子招走了几万户。”
“草原上的人本就不多,还被建虏杀了不少。那些蒙古权贵若少了几万户,麾下根本就剩不下多少人。”
“所以他们自然就不愿意,要求山西商人留下牧民。”
朱由检闻言大笑,对这些蒙古权贵丝毫没有同情之心。
他这两年之所以养着这些人,就是为了用他们牵制建虏。
今年这些人的表现太过不堪,让他心里根本就不重视这些人。
所以他当即道:
“让枢密院和理藩院一起叙功,赏赐有功的蒙古权贵。”
“这些人麾下的牧民只要愿意回去,就给他们送回去。”
“其他人看情况削爵降爵,不用在意他们。”
“他们麾下的牧民少了,正好封到水草稀少的漠北。”
对这些蒙古权贵做一次筛选,只在漠南留下忠心大明的人。
这也是大明放任建虏西征的目的,利用建虏搅乱草原,重整草原秩序。
如今看来建虏完成的不错,满桂取得的辉煌胜利,也让大明有底气整顿草原秩序。
为了鼓励人们前往草原、把北方的灾民吸引过去,朱由检又召来理藩院的官员,吩咐道:
“如今草原混乱,正是重定秩序的时候。”
“理藩院要和国会一起拟定法案,把草原秩序定下来。”
“具体怎么定你们和国会商议,朕先说第一条,那就是开拓法案:”
“凡是年满二十岁的大明公民、或者符合入籍条件的人,都可以在长城三百里外开拓不超过十方里的土地。在耕种或放牧十年以上、并缴纳相应赋税后,永久拥有这片土地。”
“如果麾下有十到一百户、开拓方十里到方百里的土地,可以在连续十年缴纳十一税、并且向朝廷出兵服役后,获得爵士身份。”
“再往上需要捐纳,按朝廷划分的地块选取。”
“先捐纳的先选,有争抢的地块可拍卖出去。”
这个法案,无疑是鼓励人们出塞,和草原人争夺土地。
如果放在以前,大臣们定然会纷纷劝谏,避免挑起边衅。
但是现在境外的事情朱由检能通过理藩院直接管辖,根本不和他们商议。
而且大明严峻的天灾,和这几年一直推行的移民政策,也让很多臣子认识到如果不把灾民移出去,他们就会生乱。
所以,理藩院在拿这个方案和国会筹办处商议时,刘宗周等人虽然对此观感不太好,却没有提出反对。
其他大臣对此意见不一,但是首辅韩爌却很支持这个法案。因为他知道距离草原最近的山西,最能因此受益:
“山西边民,以前就有出塞在草原耕种的。”
“嘉靖年间俺答汗强盛,就和这些人分不开关系。”
“与其让他们被蒙古权贵利用,不如朝廷给个名分,让他们为朝廷纳税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