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前的皇帝也像当今皇帝这样,大明何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他一定要像顾炎武那样,辅佐当今皇帝开创一个盛世。
正当他心潮澎湃地想着时,忽然又听皇帝道:
“食品卫生监督,不能只靠卫尉寺。”
“报刊等舆论监督机构,也应该有这方面的监督权。”
“还有顾客,同样可选出代表,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管。”
“像是各个大学堂,就可以组建学生会,选出有时间的学生监督食堂卫生,以便吃得放心。”
“归卿,你现在还有学生身份,可以在师范学堂组织学生会,从监督食堂卫生做起。”
归庄激动领命,觉得当今皇帝对学生实在太好了,赐给学生这个权力。
君臣众人,仔细商议了以食品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确定这次严打,就从公共卫生着手,以公共安全等安全工作为主题。
对于曾经发生公共卫生案件的餐馆进行严查,确保它们能做好食品卫生。如果达不到标准,则要限期整改。
同时,对那些故意以次充好、带来卫生案件的营业者,则按堕落罪行在严打时施加附加惩罚,抽取一定比例的人员流放,把他们强制迁移出去。
各地卫生署也开始接受举报,调查相关企业卫生问题。
这得到了很多民众拥护,各种实名、匿名举报,一时纷至杳来——
显然,很多民众都知道哪家餐馆卫生有问题,只是以前没有渠道反馈,只能当做没看见而已。
如今朝廷要管这一点,他们自然是积极拥护,希望以后用餐更安全。
对于民众的实名举报,卫尉寺是重视的,他们需要对举报内容核实,确定有没有问题。
匿名举报则因为朝廷对匿名文书的忌讳,他们最初是不理的。后来还是朱由检知道这件事情后,让锦衣卫设立专门信箱,接受匿名举报的消息——
邮递到这些信箱的信件,不要求写明寄信人。
锦衣卫在收到信件后分门别类,处理相关信息。
但是因为匿名文书中消息伪造的可能性很大,朱由检没有要求锦衣卫必须解决。只是让他们对多人反馈的信息,要多注意一些。
这导致匿名文书也有一定作用,一些想举报却害怕被打击报复的民众,很喜欢匿名举报问题。
在一些被举报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很多人更加积极起来。
其中涉及的不止是卫生问题,还有许多和安全相关的案件。
公安委的组建,得到迅速推进。刘侨通过处理举报信的内容,和很多衙门建立了关系。
像是光禄寺、太医院这两个衙门,就通过和卫尉寺联合执法,获得一部分执法权。它们将负责食品药品监督工作,制定相应规范。
科学院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徐光启联合科学院的研究员,用数字确定各种检测的标准。尤其是皇帝提出的铅汞镉等重金属污染,他们都要确定多少剂量会让人中毒,摸索出相应的检测办法来。
大明的食品药品得到进一步规范,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的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
——
师范学堂,归庄接到皇帝组建学生会的指示后,很快在学堂里面,召集学生组建协会。
这些学生得知是皇帝的指示,还给学生会监督食堂卫生的权力,自然是热烈拥护,很积极地参与。
归庄按国会试验的掣签选举法,从认可度最高的学生中,选出一半学生会委员,再用掣签选出另一半。
师范学堂的学生会,很快开展工作,把学校食堂的卫生,整体提高了一截。
学生们纷纷感到满意,对自己组成的学生会极为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