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正统,不可取也。”
“方孝孺的《释统》解释得对。”
这个态度,让刘宗周的心中一喜,嘴角都忍不住翘了起来。
他对方孝孺一直是很推崇的,还曾整理方孝孺留下的文集。
当今皇帝为方孝孺等建文忠臣平反后,他心里是很高兴的。现在皇帝认可方孝孺的学说,让他更是欢喜。
其他臣子在听到皇帝连“婊子”都说出来了,一时都是无语。
虽然皇帝这番话说得刺耳,但是如果真的把征服中国的朝代都当作正统的话,正统当真与婊子无异。
这让那些想为元朝辩解的,都说不出话来。他们只能纠缠于正统不可缺失,不能从中断绝。否则连年号都没法定,不知采用哪一个。
对此,不用朱由检开口,钱谦益就说道:
“朱子曰:又有无统时,如三国、南北、五代,皆天下分裂,不能相君臣,皆不得正统。”
“臣以为元朝之时,同南北朝一样正统缺失,可以称为无统。”
“编撰史书之时,使用黄帝纪元。”
这个看法,让朱由检大为称赞,夸奖道:
“钱先生这个说法好啊!”
“中国的正统一直在,上承黄帝等三皇五帝。”
“纵然一时断绝,也能再次延续。”
“像是南北朝时、宋朝臣服金国时,都当作为正统断绝,使用黄帝纪元。”
“有三皇五帝等先贤留下的文明在,中国就能复起!”
正式承认中国有无统之时,不为了让正统不绝,连夷狄建立的朝代都要承认。
正统问题解决后,就有人提到了天命。
既然正统可以断绝,天命可不可以断呢?
有些人想以此否认夷狄有天命,但是元朝有天命一说,就写在《谕中原檄》里。
这篇堪称国本的檄文,根本是无法篡改的。最终朱由检以天子的身份,强行做出解释道:
“元朝是有天命,它兴起时宋朝暗弱,得到入主中原的机会。”
“如果其奉行中国之道,元朝的天命是有可能稳住的,元朝皇帝能归化为华人、成为中国之君。”
“但是,元世祖忽必烈虽然在汉地推行汉法,却没有完全奉行中国之道,连汉姓汉名都没有。”
“如此作为,岂能称为中国之君?”
“元朝天命,也是因此失去。”
“他们是以夷狄身份入主中国,甚至歧视汉人,导致胡虏无百年之运。”
说着,朱由检详细解释了元朝在汉地推行的汉法,在草原、西域等地推行其他治国道理。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元朝并没有奉行中国之道,只是在汉地部分实行汉法而已。
所以它没有完全承接中国的天命和正统,元朝皇帝也不是中国之君。
这个说法,完美承接了《谕中原檄》的观点,钱谦益欣喜道:
“元世祖尚且没有完全承接天命,其他元朝君主更是不如。”
“《谕中原檄》曰: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酖兄……”
“故而元朝承接的部分天命,在他们手中一点一点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