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方案朕准了,以后作战时看着办!”
批准了杨嗣昌的十面张网方略,让枢密院为执行这个策略做准备。
如果将来还有其他方略,同样也可以提出来。
群臣羡慕地看着杨嗣昌,知道这个策略若是执行,他必然是平定建虏功劳最大的人之一。
刘遵宪对这个后辈同样极为羡慕,但是他知道作战方略不是自己的责任,作为边防部长的他补充道:
“以十面张网之策对付建虏,至少需要十万新军。”
“臣以为可抽调五万边军精锐进京,把他们编练成新军。”
“如此五万新军,再加上辽东各军,足以把建虏完全困在里面。”
“只需几次大战,建虏在其中就必然覆灭。”
“如此辽东平定,就能够承载千万移民。”
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方略,认为边军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海军。
朱由检微笑着点了点头,像是认同刘遵宪的说法。
但他很快转移话题道:
“五万新军,单是兵器就至少需要百万两银子。”
“算上他们需要的饷银,军费就更多了。”
“如果能把辽饷用于编练新军还好,可惜现在辽东那边不愿意。”
“卿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花费?”
刘遵宪闻言张了张嘴巴,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解决。
他想说扣点辽东的饷银练新军,但是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几个月前,朝廷要裁减辽东军队编练新军时,辽东将领就表示宁可主动打建虏,也不愿手下军队被裁撤。
所以才引发辽东大战,之前草原上的战斗都是为这一战做准备。
如今朝廷已为辽东之战调动诸多兵马和物资,这一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有关于辽饷的事情,都要在辽东大战结束后再论。
想编练新军的话,也只能从其他地方找财源。六百万两辽饷,暂时无法分润。
枢密院群臣只要想到好好的方略不能实行,就忍不住眉头大皱。
他们现在和皇帝一样,对吞噬军费的关宁军越来越看不惯。
正当这些人想发表对辽饷的意见时,忽听皇帝说道:
“郑和曾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开拓南洋,不仅关系到海防和移民,还关系到财源。”
“喻卿你来说说,今年海关税收,一共收到多少钱?”
喻安性听到这个问题,颇是得意地道:
“海关设立以来,关税年年增多。”
“今年虽然还未过完,但是前十一个月的关税,加起来已经超过百万。”
“预计今年税额,能有一百一十多万。”
这是大明把海上力量投入缉私、并且允许郑芝龙等人对逃税者任意劫掠,所带来的收益。
在官方和海盗两个方面的挤压下,一些海商开始倾向于缴纳关税。
尤其是今年大明航运集团上市,对沿海的港口、灯塔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并且发布海图后,很多海商变得越来越遵纪守法,听从海军衙门的指挥。
那些拥有航运集团万分之一以上股份、成为股东的海商,更是在这方面不敢含糊,以免被取消优待。
这些因素,导致海关税收一路猛增,今年已达到百万之巨。
刘遵宪听到这个数字,羡慕得简直无法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