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已经在琢磨着,如何创作国歌。
李玉心里也有这个想法,但是这时不是探索创作的时候,他又向黄宗羲道:
“陛下为《将军令》写了一首词,作为海军军歌。”
“太冲兄去南洋走海路,且用这首歌壮胆。”
指挥皇家乐团,演奏起改编后的《将军令》。《男儿当自强》的歌声,在大明京郊响起。
这首歌的用词非常直白,黄宗羲虽然觉得不够文雅,但是听到“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这句词,眼泪忍不住流了出来——
他去南洋辅佐潞王开藩,可不就是为了理想去闯。
若非为了践行自己对重制礼乐的想法,他又何必去南洋?
一时间,他忘记了对当今皇帝挑刺的本能,举杯向李玉等人道:
“好!好!好!”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这首歌作为海军战歌甚好!”
“诸君,不用为我担心,咱们来日再见!”
一口饮下酒水,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向着天津而去。
他要从那里出发去月港,转船之后去南洋。
这一去就要数年时间,直到把潞王藩国的议会建起来。
目送他远去的,不止有李玉等年轻人。
刘宗周还有潞王,都在远处看着。
潞王是为潞藩的官吏送行的,他本人得到皇帝特许,在开藩的前几年不用去就藩。直到潞藩稳定后,才会亲自过去。
刘宗周则是对黄宗羲这个弟子极为看重,希望他能够做出一番功绩。
袁可立弟子刘理顺在江南试行的掣签选举法、冯铨等阉党余孽在海外自贸区试行的西方票选和抽签,都让产生了危机感——
虽然他是重制礼乐的负责人,也是国会的提出者。
但是如果国会的主导权被他人取得,对他来说总有些不够尽善尽美。
所以他很希望黄宗羲能做出成绩来,建立更完善的议会。
怀着这个想法,他对黄宗羲也提供了很多支持,并且鼓励其他没功名的弟子过去。
潞王也因为此,对他很是友善。毕竟潞藩开辟,需要很多读书人做官吏。
不过因为朝廷有制度,不许藩王结交大臣,潞王并没有和刘宗周深交,在送走潞藩臣子之后,就乘坐马车回去。
回去的路上,他还带上了李玉。这是他在京城的友人之一,都是擅长音乐的人。
回想着刚刚听到的《男儿当自强》,潞王大声夸赞道:
“这首歌写得好啊!”
“虽然用词直白,却能直击人心。”
“给海军将士当战歌,恰合他们所想。”
“皇上当真有才学,竟然能写出这种词。”
对此感觉不可思议,不断在李玉面前拍马屁。
他的话有些半真半假,真的是的确羡慕,因为他写不来这种词。
假的也在于此,他不认为这种白话词,能上得了台面。
如果不是皇帝写的,估计早就被人批烂,打入俚俗民歌一类。
李玉有些明白潞王的想法,因为他最初看到这首词时,也觉得太过直白。
不过听多了就习惯了,他笑着向潞王道:
“这首词虽然不如《送别》文雅,但是作为军歌,却是恰如其分。”
“毕竟军中将士,识字的人都不多。如果用词文绉绉的,没有多少人能唱出来。”
“皇上还为禁军将士写了一首军歌,相比起来就有深度多了,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