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开门红(3 / 4)

新闻中详细解说了‘维他奶’诞生的过程:陈光良先生发现外国人长得高大强壮,而中国人羸弱多病,故从中分析得出外国人享有牛奶、牛肉较多,故体质更好.陈光良先生旨在为中国人的普通家庭提供一种经济实惠且富含蛋白质的饮品,作为价格较高的牛奶的替代品。由于大豆被誉为‘中国之牛’,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价格适中,陈光良先生认为由大豆制成的豆奶可以成为牛奶的良好替代品,于是推出了维他奶。

新闻鼓吹了大豆的营养价值,也大肆介绍了‘维他奶’的优点——营养高、口感好。还有将‘维他奶’的工厂拍摄出来,这就是实力的保证。

这事本来就算是新闻,自然不算是打广告,所以是免费的。

不过‘维他奶’已经和《东方日报》展开长期合作,以后自然就是广告大户了!

“第二批推销员培训得如何了?”陈光良看着正在生产的设备,空气都散着一些甜味和奶味,十分的迷人。

副总经理陈世源在一旁汇报情况:“再过一周时间,他们就可以派出去往住宅区里面推销。”

这个年代人工便宜,推销员又是拿提成,所以哪怕是养着100个推销员,成本也不算高。

‘维他奶’采取这种直营的方式,能最快速度的建立起‘市场’,因为将沪市的饭店、中高档住宅区一网打尽后,便是建立起最正确的市场。

陈光良似乎记得,前世的维他奶一开始的销量很差,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采取高温杀菌,所以保质期是一天时间;同时包装也不是瓶装,不能确定饭店这个最大的小费群体。

所以如今的‘维他奶’,至少也是相当于前世香港‘维他奶’在五十年代的产品、销售水平。更重要的是,这个年代的上海消费能力,是高于五十年代香港的。

陈光良说道:“只要建立这两个方向的销售渠道,那我们就只需要关注产品即可。市场逐步走上正轨,才是最大的检验标准。”“是,我们每天都会记录销售的情况!”

产品、渠道、广告,陈光良都觉得他做到了最好,不需要维他奶去‘试错’,理论上讲市场会逐步走上正轨。

就好比可口可乐来华一年,迟迟不能销售起来。结果陈光良提前给它改个中文名‘可口可樂’,再让美女明星拍摄画报广告,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巨大的。

有时候,往往是一个小小的‘改变’,就能取得最大的成功。

陈光良在工厂视察一番后,随后回到二楼的行政办公室。

继‘长江车行’、‘长江地产’、‘东方日报’之后,这是他第四个‘总经理’职位。

‘维他奶’工厂的生产能力,是一天生产2~5万瓶,基本能适应未来几年时间沪市的本地需求!

当然这个时代的物资采购是个麻烦事,豆奶的主要材料:大豆、糖,后期都是个麻烦事。

如果东北不被日本人占领,陈光良就考虑去东边租地种大豆了,所以维他奶后续都要在这两方面遇到不少麻烦事。

不过陈光良无需烦劳,这种事情就交给手下去做,毕竟很快‘维他奶’对他来说,只是一门‘小生意’。

当然这个品牌,后续要带到香江去!

《东方日报》率先报道一件事:某位工部局的官员,对于最近发生的‘分层销售房屋’一事做出评论——它并不违法。

虽然这名官员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但这句话也点燃了沪市的地产市场。

以前大家不敢尝试,那是因为担心法律问题,如今工部局官员如此说,显然这里面可以左右做。

当然还是有很多地产公司不明白,这个房契该如何做的问题,只有继续深挖内幕消息。

但不用说,沪市很快将流行起‘分层销售’和‘分期销售’的模式来。

最新小说: 从地狱开始登神之路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重生得意须尽欢 坠入掌中 不是游戏吗?怎么你们真修仙啊! 华娱:娶中戏校花,激活黄金词条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