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相当于平安银行的初期资本100万——85万用于平安银行大厦、10万用于银行筹备,还能剩下5万。
因为已经吸纳相当的存款,自然就不需要用‘原始资本’来经营了。
平安银行预计在10月份投入使用,哪怕是战争期间,也没有停工。
会议进行得很顺利,大家都有感觉,平安银行今年要迎来更大的发展。
停战过后,陈光良虽然第一时间统计了损失;但想正常发展业务,显然还需要一段时间。
主要是上海华界基本都在日本的占领下,其次租界的越界筑路部分也有一些日本海军陆战队。
所以说,整个上海的商业恢复正常,至少也得日本军队全面退出上海。
在3月24日,中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不过谈判很快陷入僵局。谈判中双方争论之点颇多,而在日军撤退时间、地点问题上尤为激烈。
27日,英驻华公使兰普森对各款提出折衷方案五条。
28日至30日双方连续讨论无结果,会议陷于停顿,华夏遂将上述问题提交国联特别委员会解决。
3月底,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王云五在《东方日报》发表重磅刊文:商务印书馆在1月28日前,已经转移藏书和部分印刷设备,最近之所以隐藏这个事实,是担心这些书籍再次成为敌人打击的对象。经过统计,此次商务印书馆的主要损失为相关建筑物和部分印刷设备,计512万元。
消息传出,整个华夏都为之雀跃。
因为前段时间,包括总司令、蔡元培等人都纷纷谴责日本破坏华夏文化的卑鄙行径,商务印书馆的总损失也定在高达1520万元。
如今战争停止,商务印书馆居然爆出这样一个惊天消息,而且此事瞒过南鲸政府和全国的文人学者。
当然所有人都庆幸是如此,对商务印书馆的‘隐瞒’非常理解,毕竟战争没有结束,一切都有可能。
事情还没有结束,紧随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之后,多达四十多家的工厂也发文感谢‘一封神秘的信件’,避免数十万、数百万的损失。而这些工厂加起来,足足避免了5500万的损失,仅永安的工厂,就减少了280万的损失,包括机器和原材料。
一时间,全国媒体纷纷用‘天佑华夏’来形容,也纷纷去探寻到底是谁给如此多的工厂示警,又如何知道日本会轰炸闸北的。
没有证据,唯有各家媒体刊登出那封机打的信件,大家纷纷拜读这份信。
只见这封信的内容,详细的分析从‘日僧事件’开始,再到‘三友实业社冲突事件’,都是日本为侵略上海制造的事端;同时,日本发起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让伪满洲国顺利成立;而确定日本要轰炸闸北的直接证据,则是上海海面上赶来的日本航母。
“这封信当时要是登报该多好,这样损失可能会更低!”
“未必,据说有工厂接到过这封信,但并没有放在心上。示警的人知道,这封信如果登报,可能会让日本人提前轰炸,甚至被南鲸政府问罪。”
“对,写这封信的人,也不一定知道事情的发展。信中只是说——宁肯小心,也不要事后哭泣。”
责怪的当然有,但更多的人是觉得这封信拯救了不少工厂,也拯救了一些华夏的实业。
陈光良针对外面的舆论,也迅速约见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张元济、总经理王云五,双方在香格里拉饭店的包厢里会面。
王云五一见面,就诚恳的道歉:“陈先生,不是我愿意提前放出这个消息,而是这事已经纸包不住火,被不少股东和员工传播。因此,甚至引来各界的咨询。”
商务印书馆在被轰炸之前,有3700名职工,因为其印刷着全国学校的书本等业务。
从2月份开始,王云五就不得不进行‘裁员’准备,此举也因此得罪很多人,他无时不受辱骂或威吓。
这个消息,便是被几名被裁的职员口中,泄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