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达、大通航运,也基本是内河运输,故虞洽卿和杜月笙也算是航运的竞争对手。
虞洽卿主持会议道:“今天,我们要选举出‘十一人执行委员’,以及公会主席和副主席现在,我们要选举出公会主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的提名,然后每个候选人再通过举手来决定支持的票数,最终多的票数为公会主席。”
说完,他忍不住瞟向陈光良。
或许在虞洽卿认为,陈光良有整顿招商局之巨大功劳,其手中的船只载重量虽然低于三北和鸿安,但却多为‘好船’,也是敢直接和洋人斗争的航运家。
若不是年轻了点,怕是他基本无望得到这个公会主席。
果不其然,接下来有人提议虞洽卿,有人提议陈光良,反倒是冷落了杜月笙,其虽然也在提议当中,但明显提议的人不多。
这也正好说明一件事,杜月笙虽然在沪市的势力大,但在商界还只能算是‘后辈’,成绩并不突出。
“咳咳”陈光良咳嗽一声后,说道:“我弃权,公会主席一职必然要擅长处理各种复杂的事情,这个是我最不擅长。”
众人有些意外,毕竟这是在商界出风头的好事情,甚至这种职位,还能有一些经商便宜。
而在沪市,虞洽卿这人遇事喜欢插手,不怕麻烦。
他和杜月笙,都属上海“闻人”,平时点头哈腰,关系很好,但遇到利益相争,也不顾情面。
两次“打渔杀家”,虞洽卿立足于鱼行,较得人心。这或许就是他在上海滩上所以成功的秘诀。他对社会关系极为重视,如杜月笙办“进祠堂”,场面很大,请虞担任总理(宁波人叫总管)。
有人对他说:“洽老,你为他当总管,太降格了!”
虞洽卿从容回答:“小娃(年纪青,故虞叫为小娃)晓得啥东西!依晓得口伐,文武百官青红帮,世界伟人翻戏党啦!”
一席话,说明了他的社会经验。
意思很简单,大小事情都喜欢插手,别看往往是小小的一件‘调解’,但却能收获很大的名声。
“既然陈先生不愿意担任这职,那就是在阿德哥和杜先生两人选择,胜者公会主席,另一人为公会副主席。”
“好”
随后,大家纷纷举手表决,让大家意外的是——陈光良两次都举手了,众人忍不住心底笑了起来——陈光良年仅轻轻,却是个小滑头。
最终虞洽卿当选公会主席,杜月笙则当选副主席,至于剩下的九名执行委员,分别是陈光良、陆伯鸿、沈仲毅、陈顺通、刘鸿生等人。
一切选举出来后,大家也讨论起航运界的各方面问题起来。
虞洽卿主持道:“航业公会在规范航业秩序、保护航商利益和促进航业发展等方面,是主要的工作内容以维持增进同业之公共利益及矫正营业之弊害,发展交通为宗旨”
接下来,讨论的话题就多了!
包括‘收回国内引水权的进展’、‘支持吴淞商船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水路联营(船、卡车、火车的联营)’,大家都讨论起来。
而讨论最多的,当然是面对怡和、太古、日清三家列强企业,在华夏内河的肆意增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