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发展壮大(5 / 7)

四大家族为了勾结青红帮,就让杜月笙、张啸林两人接办通商银行,实际上是g党给两人的一点酬劳。

通商银行改组为“官商合办银行”,以杜月笙为董事长,张啸林为副董事长,傅筱庵改任常务董事,并聘请顾诒毂为总经理,胡梅庵(以庸)为副总经理(系孔祥熙公馆派),经理李祖基(李平书之子,系胡梅庵的内弟),副经理朱美田,襄理胡远声(胡梅庵之侄)。

对于旧股拆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财政部只同意旧股按一成折价,后又改按一成半,即每百元按15元折成新股计算。中国通商银行仅存旧股款52.5万元,另由财政部加入官股347.5万元。官商总股额为400万元,所有官股均由财政部以同额“复兴公债”拨充之。

除造成通商银行挤兑危机外,国货银行、实业银行、四明银行亦相继发生挤兑,被强行纳入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控制,又被称之为‘小四行’。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南鲸财政·部连收四家民营银行,对沪市金融界造成巨大的影响。

基本上各家银行是人人自危,贷款业务也陷入停滞。

而工商业没有贷款,那么日子就更加艰难了。

这一日。

沪市商业储蓄银行、浙省兴业银行、浙省实业银行、平安银行,四家银行的主要首脑,聚集在宁波路的沪市商业储蓄银行大厦会议室,秘密商议。

针对最近南鲸财政部的行径,大家是非常警惕的,所以原来的‘南三行’再加平安银行就准备联合起来‘共保’。

其实,四明银行也是江浙财团的银行,甚至还是宁波人建立的银行;但由于四明银行的孙衡甫上位后,逐渐发展成已非宁波人独有的银行,在宁波人中失去了早期具有的号召力,加之四明不象“南三行”、“北四行”,未能与其他金融机构缔结良好的盟友关系,因此当危机来临时,四明无力支撑。

而如今‘南三行’实际上也要变成‘南四行’,平安银行的崛起,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

会议上。

沪市商业储蓄银行的陈光甫,说道:“鉴于目前的商业情况,此次我主动提出这个会议,商讨一下。倘若我们一边担心被人挤兑,又一边停止放贷,这样对银行自身,对沪市商业发展,都是没有好处的。事前,我们四方都了解过对方的财务情况,我觉得大家可以联合一下,做到协同效应。”

此次被收购的‘小四行’,其余三行都是北方银行,就一个四明是南方银行。毕竟早期北洋统治期间,北方的发展也还算不错。

陈光甫的话,正中陈光良的下怀,首先他知道这三家银行没有问题,其次他现在也继续用钱,不能一直防守着。

他当即说道:“我们可以缔结一个简单的‘盟友约定’,凡是一家银行出现挤兑现象,其余三家每家至少需要提供300万的拆借资金,利息不高于10%。”

最近其他银行出事,反倒是让平安银行发展起来,散户存款保持着增长。

但是‘存款’陈光良根本不敢乱动,最多也就是想动自己家族存的钱而已。

事实上,陈光良还是太过谨慎,通商银行存款约3000万,但放贷2200万,高达70%;其中放给北洋军阀之类的就高达1300万,其余还有各种各样的呆账,比如杜月笙、虞洽卿这样的人,就欠着几万到几十万的金额不等,直接不还。

同样在四明银行,虞洽卿等人也欠着几万到几十万不还,反正就是做‘老赖’。

陈光良对虞洽卿等人的作风自然了解,所以平安银行的贷款,一律要以抵押为准,不存在信誉贷款,呆账极少。

浙省兴业银行的总经理徐新六,当即附和道:“此计可以,这样一来,900万大洋不仅能支撑下来,更能表示我们四家共进退,能起到恢复信誉。当然,本质上讲我们四家银行的财政情况都非常良好,不会出现这方面的风险;但如果我们这样做,就代表着我们四家银行可以腾出手来,展开正常的商业活动。”

不放贷款,银行靠什么支撑业务。

浙省实业银行的创始人李铭,也最后同意道:“这个方案可行,我们四家需签署相应的协议书。”

“好”

最新小说: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 权力巅峰:我老婆是京圈大小姐 修仙万年归来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重生之东北小城风云录 重生1977,从断亲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弑神之力 开局一首天下,塌房歌手引爆乐坛 带着Tom勇闯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