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06章 七星公司再度袭来

第306章 七星公司再度袭来(2 / 4)

宋子良点点头,说道:“行,我去安排他们。”

陈行也说道:“我和证券经纪交接”

一下子就安排妥当。

这天,陈光良来到新丰纺织视察。

目前整个新丰纺织差不多3600名工人,预计将拥有6万枚纱锭,上千台纺织机械、两台锅炉,事业开始蒸蒸日上起来。

陈光良将管理大权交给两名纺织专家童润夫、李升伯,也是给予充分的信任。

在视察的时候,陈光良询问道:“听说永安纺织投资了一家大型的印染厂,已经投入使用?”

童润夫点头说道:“对,就连永安纺织都已经更名为永安纺织印染厂,显然准备布局纺织业的一条龙产业。”

陈光良其实对纺织的投资,倒是信心很大,所以对印染有些想法。

倒是童润夫看出他的心思,说道:“陈先生,虽然新丰纺织蒸蒸日上,但在纺织业的积累主要还是在纺纱、织布等环节上,印染涉及到新的技术,新丰纺织短时间怕是没有精力去投资。而且预期扩展至印染行业,还不如扩大纺织业务。”

如今的新丰纺织厂,基本已经奠定明年大赚的趋势,首先原材料‘棉花’就已经掌握着便宜的一大批存量。

“行,这方面还是要听你们的意见。”

自新丰纺织被收购后,经历了很多的变革,比如:

首先,以改善设备、提高棉纱产量与质量为基础,而非盲目扩大生产。原来的博益纺织厂的工人,他们工作11小时的效率,还不如日本工人工作9小时的效率。他们使用的织机是人工普通织布机,即使是熟练工也只能管理4台;同时期日本的自动织布机却可以将效率提高至每人管理20台机器,是华夏纱厂效率的5倍,差距何其之大。新丰纺织成立后,升级工厂装备,扩建锅炉,组装“大牵伸”,增添自动织布机。

其次,经营合理化,尤其是不拘泥条件延聘各类技术专才。像高级纺织专家,新丰纺织开出了每月500元的高薪吸引人才,聘请童润夫为副总经理兼常务董事,统筹全局;同时也聘请李升伯为副总经理兼常务董事,负责生产。就是在纺织工上,新丰纺织开始启用更多的女工,她们的业务更加熟悉,更重要的是不容易闹事。

最后,自然是后勤和产品。在这方面,可以说‘大战略’,是有陈光良和平安银行来保证;如收购棉花一事,就让新丰纺织迎来发展好机遇。

看着忙碌的纺织工人,陈光良已经等着明年大赚了!

自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后,起初公债市价狂涨;但在一个月后,债价忽然猛跌,市场上关于政府将对内债减息展期的传言四起。

陈光良得知消息后,庆幸自己不贪心,知道公债市场已经糜烂得差不多了,有利润就该出掉。平安银行虽然抛售最后一点时,已经开始猛跌,但也赚的有近60万元。

在此情况下,1935年12月15日,沪市商会曾致电财政部,以减低利息延期还本之谈,甚嚣尘上,请政府颁布明令,切实宣示,以维债信。

然而财政部在12月17日的批复中对减息一节,不置可否,措辞不仅闪烁,而且在复电的最后还指责沪上投机之风素炽,每以个人利益为着眼。

这一消息传出,上海债市续跌不止。

平安银行。

陈光良研究着公债市场的情况,他对财政部的复电内容,自然充耳未闻。

不为个人利益,难道为谁的利益?

倘若总司令不为个人利益,干脆不要打内·战,实行多d制度好啦!

凡是让你讲奉献的,将来你发现,你奉献的东西,人家后人正在理所当然的享受。

陈光良研究公债的情况,是觉得公债莫非真的‘一文不值’?

最新小说: 重生1977,从断亲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弑神之力 开局一首天下,塌房歌手引爆乐坛 带着Tom勇闯霍格沃茨 装甲师:开局校花错拿我甲斗腰带 绝世龙婿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快穿:男主都对她一见钟情 医武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