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制片大战(2 / 4)

至于‘陈光良基金会’是七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大概在1978年左右,陈光良决定才真正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慈善基金会,主要是帮助内地的同胞。

乐施会成立初期,陈光良让严人美牵头,盛七小姐等人夫人加入,再让‘陈氏顾问’郭德明兼任外部参谋。

首期资金是100万港币,主要用于香港难民的生存问题。

第二天,陈光良在庄铸九、陆涵章的陪同下,来到北角‘凤凰制片厂’。

目前,时代影业在内地已经没有制片业务,制片都集中在香港。甚至,连南鲸西路的时代电影院都卖出去。

而香港的制片业务,主要集中在北角的‘凤凰制片厂’,其次九龙也有家‘制片基地’;与此同时,时代影业刚刚斥资40万港币,在清水湾购入100万平方尺的山地,打算后期进行移山填海,打造‘时代影城’。

戏院业务方面,在香港、东南亚已经拥有120多出电影院,而且全部是自有物业,整体的座位远比邵氏家族的规模庞大,差不多是两倍以上;毕竟,邵氏家族的戏院,很多都是露天戏院和乡下戏院。

走进北角的‘凤凰制片厂’,这里异常的繁忙,一眼就能看出来,制作人员和演绎人员行色匆匆。

陆涵章主动介绍道:“我们时代影业现在是香港右.派电影的霸主,每年制片可以达到近百部,所以大家的工作都很慢,但是也比较开心。”

后面一句话,陈光良不敢苟同。

由于时代影业的‘院线垄断性’,在香港、东南亚拥有大量的电影院,而时代影业又拥有强大的制片能力,所以时代影业的院线不放外面制作的电影。

这样一来,那些想独立制作电影的人,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投靠时代影业。

开心什么?

时代影业的垄断性,必然要压榨制作人员和演艺人员,大家只有‘打工合约等级’的念想。

陈光良疑问道:“一年制作百部,是不是有些多了?”

陆涵章笑道:“不多!老板有所不知道,东南亚那边对电影的要求不高,只管一个更新快。”

快餐文化?

想来是如此。

战后,人们的生活枯燥,需要更多的电影来调节。若像以前的模式,一部电影上映两三个月,一轮放了,二轮放,三四轮再放,显然是行不通的。

陈光良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种模式当前是行得通的,但时间一长,大家也会追求更好的制片内容。”

陆涵章立即听进去了,说道:“我们也不是全部追求那种电影,每年也会力求拍摄出十部精品以上的电影。”

陈光良点点头,他应该是有些多虑了,毕竟时代影业不是‘家长制’,旗下一直有‘艺人培训班’、‘导演编辑培训班’,公司规章制度比较完善。

而前世邵氏犯错,是因为邵邨人喜欢贪污东南亚邵氏的制片费用,才气得邵逸夫从新加坡跑到香港,亲自监督制片。

“对了,你们两人也要注意培养新人,哪天组织你们看中的管理层和制片人才,和我见见面。”

“好”

最新小说: 斩断情丝后,全宗门痛不欲生 官路:从扫黑除恶开始 权力巅峰:我老婆是京圈大小姐 修仙万年归来 假少爷被赶回农村带妻儿逆袭人生 重生之东北小城风云录 重生1977,从断亲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弑神之力 开局一首天下,塌房歌手引爆乐坛 带着Tom勇闯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