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王宫书房里,水晶灯的光显得格外冰冷。格蕾丝把一份《泰晤士报》拍在桌上,头版报导里写著“海水浴场十年营收超10亿美元,赫本持股价值翻倍”,字里行间都透著对这位“商业女性”的推崇。“兰尼埃,我受够了!”她站起身,丝绒长裙扫过地毯,“他们不仅赚走了我们的钱,还抢走了我们的声望!一定要把他们赶出摩纳哥!”
兰尼埃三世坐在真皮沙发上,手指敲击著扶手。他不是不想,只是不能——摩纳哥是个没有自然资源的小国,全靠外国投资与旅游业支撑。如果强行赶走陈光良和赫本,欧洲的资本会怎么看那些原本计划来摩纳哥投资的富豪,会不会因此却步“直接赶走,会让国家的信誉崩塌。”他疲惫地说,“我们可以行使国王的行政命令,以『维护国家核心资產安全』为由,收回海水浴场的经营权,给他们一笔补偿费。”
“给钱”格蕾丝瞪大了眼睛,语气里满是不甘,“十年来,他们的投资回报率超过了500%,赚的钱够买下半个摩纳哥!难道不该免费捐给摩纳哥人民吗”
“他们是商人,不是慈善家。”兰尼埃三世苦笑,他想起去年和陈光良在赌场的一次偶遇,对方轻描淡写地说“商业的本质是等价交换”,那时他还没意识到,这句话背后的分量,“如果不给补偿,欧洲舆论会把我们骂成『掠夺投资者的暴君』,到时候损失的,比海水浴场的价值还大。”
格蕾丝沉默了。她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她的家族原本就是美国富豪,靠房地產发家,最清楚“商业信誉”的重要性。可一想到赫本在庆典上被眾星捧月的模样,想到那些媒体把赫本和她对比的报导,她就忍不住咬牙:“希望他们识趣点,別狮子大开口。”
三天后,王宫的会客厅里,气氛凝重得像结了冰。兰尼埃三世坐在主位上,格蕾丝陪在他身边,身后站著摩纳哥的財政大臣与法务大臣。陈光良与赫本坐在对面,赫本手里握著一个丝质手包,那是她紧张时的习惯动作,而陈光良则显得从容,指尖漫不经心地划过沙发扶手的雕。
“首先,我要感谢陈先生和赫本小姐。”兰尼埃三世开口,语气儘量显得平和,“这十年来,你们为摩纳哥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你们的投资,让海水浴场重新焕发生机,让更多人认识了摩纳哥。”
赫本轻轻咬了咬唇。她和陈光良早就预判到这一天——自从去年摩纳哥政府提出“核心资產国有化”的草案,他们就知道,王室要动手了。她侧头看了一眼陈光良,对方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她才定了定神,准备听王室接下来的话。
果然,兰尼埃三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但摩纳哥是一个主权国家,海水浴场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旅游资產,长期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不利於国家的长远发展。所以,我们希望奥黛丽赫本小姐能接受一笔合理的补偿款,將海水浴场的全部股权转让给摩纳哥政府,然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是非之地”赫本猛地抬起头,声音里带著明显的反感,“亲王殿下,我们是合法的投资者,1955年签订的协议里,明確写著我们拥有海水浴场50年的经营权。这些年来,我们投入了超过5000万美元用於翻新设施、拓展业务,甚至为摩纳哥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我们爱这个国家,把它当成第二个家,您怎么能说这里是『是非之地』”
她的话像一颗石子,打破了会客厅的平静。格蕾丝立刻接过话头,语气带著几分嘲讽:“赫本小姐,我们承认你们的付出,但也请別忘了,你们的投资已经获得了数倍的回报。十年前你买下股权时了多少钱现在海水浴场的估值又翻了多少倍做人要懂得知足。”
“知足”赫本站起身,晚礼服的裙摆扫过地面,“王妃曾是美国人,应该比谁都清楚,商业信誉是投资者的生命线。如果今天摩纳哥能撕毁和我们的协议,明天就能撕毁和其他投资者的协议。您觉得,到时候还有人敢来摩纳哥投资吗”
“你……”格蕾丝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瞬间涨红。她没想到,平时看起来温柔优雅的赫本,居然会如此尖锐地反驳她。
“好了,两位女士请冷静。”兰尼埃三世连忙打圆场,他看向陈光良,语气带著几分恳求,“陈先生,我知道这让你们为难,但这是摩纳哥政府的决定,也是为了国家的稳定。我们不希望事情闹僵,更不希望影响到我们之间的友谊。”
陈光良这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亲王殿下,我理解您对国家主权的重视,但协议就是协议。如果摩纳哥政府坚持要收回经营权,我们可以谈,但『合理的补偿』需要有明確的標准——毕竟很多来摩纳哥的客人,都是我们一点点邀请来的。”
兰尼埃三世皱了皱眉。他原本想压价,给出一笔远低於实际估值的补偿款,可陈光良显然不是那么好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