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画船之间,踩着竹竿,跳到一个秋千上,然后荡到对面的画船上,稳稳的落地——关键,他还依旧踩着竹竿!
亦有人在船上提着蹴鞠,彼此传接踢颠,如在平地。
若单论传接技术和颠球技术,现代国足怕是连他们的脚趾头都比不上。
最精彩的,莫过于开封府左右巡检院派出来的表演艺人。
他们在船上,架起秋千,然后,一个又一个艺人,排着队跳上秋千。
当秋千荡到最高点的时候,艺人从秋千上跃出,在半空中翻着筋斗,以近乎近现代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姿态,落入水中。
最绝的是,所有艺人,都是一个入水,另一个已经坐上了秋千,彼此衔接,没有任何阻滞。
整个表演过程,无比丝滑!
而且,在表演的时候,船还在匀速的向前行驶!
真真无愧天下第一的名头!
赵煦更是忍不住的鼓掌称赞:“开封府水秋千之名,朕早有耳闻,今日见着,果真神奇!”
“赏!”
“人赐交子百贯、棉布十匹!”
于是,金明池中的表演,更加的精彩。
当来到最后的合演的时候,先前出场的所有彩船、画船,皆集中来到金明池内的宽阔水域。
然后,次第展开。
一时百船戏乐,各鸣锣鼓,乐旗招展,各展所长。
诸般艺人,绝技迭出,精彩纷呈。
引得岸上百姓,惊呼不绝,水心殿中,更是赞誉连连。
但,赵煦知道,这还只是开场。
仅仅只是民间或者半官方的艺人的表演而已。
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来自大宋官方,有着编制,父子祖孙皆以此谋生的专业职业队的表演!
果不其然。
随着鼓响,二十艘龙舟,从北侧驶出。
每艘龙舟上,皆有着数十名穿着绯衣的军士。
其上各设锣鼓旗帜,船头皆立一军校,舞动军旗,招引指挥。
随着他们的出场,元祐三年的争标正式开始!
“大家,此虎翼军也!”童贯的声音,在身侧传来。
赵煦嗯了一声,坐直了身子,开始欣赏,来自这中古时代的职业表演。
不得不说,这大宋在京禁军,除了打仗不行外,其他行业,真可谓是行行皆精!
眼前金明池上的虎翼军船队,就充分的向他证明了这一点。
就见着龙舟上的军士们敲着锣鼓,划着船桨,奋力向前。
在他们身后,十余艘虎头船,踏浪前行。
船头上皆立一锦衣人,船上的水手,皆穿青短衣,戴着长顶头巾,划桨的动作,整齐如一,甚至是踩着鼓点在划桨。
于是,速度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龙舟。
于是,在这金明池上,龙舟与虎头船,齐头并进,绯衣军士与青衣艺人,彼此相交,次第相替,队形整齐,错落有致。
于是,在观众眼中,虎头船与龙舟,就如同两队舞女,在演绎着同一首舞蹈一般。
相映相辉,整齐有序,散落分明。
赵煦见着,也是一边抚掌称赞,一边在心中苦笑:“若尔辈将钻研这些杂技、戏法的心思,放到锻炼武艺、操练军阵上……何至一触即溃,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