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他,每每想起,总是痛彻心扉!
奈何,国力不济,奈何武备不精……
只能是为了天下苍生,且忍之!
如今,辽使在御前,口口声声,宋辽联兵,共灭西夏?
吕公著立刻就想起了这些往事。
这味太熟了!
容不得他想不起来!
只不过,如今的局势,已经颠倒了过来。
北虏不再来大宋讹诈,反而跑去打西贼的秋风。
这让吕公著内心,一时五味陈杂,不知是该开心,还是该庆幸?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北虏不再将大宋视作鱼肉。
宋辽关系,似乎也变得平等起来。
至少,北虏现在来大宋采购商货,是拿着真金白银买单的。
赵煦却已看向了蒲宗孟:“右相怎么看?”
蒲宗孟的国际视野,还是差了一些,他闻言只是诺诺道:“回禀陛下,军国之事,臣不如左相!”
赵煦点点头。
蒲宗孟这个人缺点虽然很多,但优点同样突出——不懂的事情,他是真的肯承认不懂,也不会不懂装懂,非要插手。
当然,他最大的优点还是——听话!
赵煦叫他干啥就干啥!
这就够了!
赵煦摩挲了一下双手,看向刑恕:“刑学士有什么看法?”
刑恕拱手,没有直接回答赵煦的问题,说道:“请陛下给臣两日时间!”
“待臣仔细的打探一番西贼与北虏的虚实!”
“嗯!”赵煦点头,然后道:“若无其他事情,就这样吧!”
这个时候,左相吕公著说道:“陛下,臣有一事,乞陛下圣裁……”
“嗯?”
“臣斗胆,乞陛下下诏,明闻喜宴之日期!”
所谓闻喜宴,就是琼林宴。
最初是唐代进士们,自发的组织起来,庆祝登科的酒宴。
因为这些进士通常都选择在唐长安城东南的曲江举行宴会,所以又有曲江宴的雅称。
而这个宴会,正式有官府参与,还是后唐的事情——后唐天成二年,诏赐新及第进士钱四百贯,以为闻喜宴之费。
到了后周年间,这个新科进士的活动,才由朝廷举行。
举行地点,也放到了皇家寺庙。
大宋建国后,于太宗太平兴国八年,正式改到琼林苑,从此成为定制。
故此也叫琼林宴。
老实说,赵煦对这种宴会,不太感冒。
因为,参与者实在太多了!
不止新科正奏名进士,都可以参加。
特奏名进士也能!
理论上武举进士、算学进士、律学进士等也能参与。
这就是一千多号人了。
再加上文武百官,宗亲勋贵们……
直接奔两千人去了!
赵煦只是想想,都有些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