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高度发达,但在文化和时尚层面属于小卡拉咪。
时尚大咖约等于没有,本土品牌寥寥几个新丁,国际影响力非常、非常、非常微弱。
方星河横跨文化时尚两大领域,挟着刚刚征服日本时尚界的余威,莅临新加坡,几乎等于是天外神魔。
所有——注意是所有——所有在新加坡艰难发展的本土时尚刊物、时尚界人士、设计师摄影师画家都在试图得到方大师的教诲。
他们自己不行,但是贼爱聊,从【生当狂歌】的前世今生一直聊到日韩潮流异同,各路大师的名字在他们嘴里流淌,各种理念在他们的身旁碰撞,然后征求方星河的最终意见。
真的挺离谱的,不过也很现实。
以他们的咖位和影响力,错过今天,想凑到方星河身旁都难,更别提合作了。
所以,趁着有机会,弄点能吹牛逼的干货,是很自然的选择。
方星河耐着性子,好声好气的和他们聊着,能提点的就提点一句,一点不在乎有没有回报。
比如这一句——
“在新加坡搞时尚的最大问题是非专业成本太高,租金人力水电,处处都是压力,只有很少一部分投入能够真正落实到专业本身,这是典型的缺乏地利。
所以我的建议是……走出去。
去成本低又有足够素材的地方,先活下来,等到拥有一定体量之后,再回头做本土时尚。
现在不要执着于本土二字,先把时尚本身搞出点样子来。”
方星河点到为止,并不深聊,结果他们反而被激起了心中苦恼,抱怨了一大堆,根本停不下来。
聊到最后,就感觉他们是真把方星河当大咖了。
其中有两个搞服装品牌的设计师,当场向他咨询深圳和上海哪里适合发展。
“成本深圳低,时尚资源上海好,具体的你们自己考察吧,我不是专家。”
言尽于此,转身撤退。
结果第二天,新加坡时尚界纷纷发声,在所有相关的领域把他一顿神夸,特别团结特别整齐。
虽然影响力没多大,可声势着实惊人,把官方不闻不问的态度都给打破了。
8台中文频道,难得赞美了【生当狂歌】的艺术创新。
师兄们啼笑皆非:“好家伙,感情你的第一个时尚基本盘,是在坡市建立起来的!”
好消息:有时尚基本盘了。
坏消息:没屌用。
方星河头也不抬:“他们夸一万句,都不如港媒彻底放开……那边是怎么个情况”
师自师姐叹了口气:“报纸上仍然没什么好话,不过英皇的杨总倒是又邀请你去做客了。”
那就是白玩呗。
这两波大节奏,港媒不是没有报道,而是以一种排斥的态度进行了吹毛求疵断章取义疯狂拉踩式报道。
《方仔疯狂捞金10亿!》
《狂言能胜佐敦,方星河自称玩球专家!》
《内地第一小生方星河,开启男星写真搵水新纪元!》
《师奶必看!看了必湿!生当狂潮亚洲爆卖!》
……
眼看着明天就要去香港开签售了,瞧瞧报纸上都是些什么。
对于这种从上至下的排斥,哪怕是挂逼也没辙。
师姐特生气:“要不别去了,让他们自己玩蛋去,以后他们总是要来内地的,到时候……”
啪的一声,师姐杀气腾腾一挥拳。
武当龙华拳第六式,敲爆你狗头。
“干嘛不去”
方星河摆摆手,心平气和的笑笑。
“给他们增加热度的活动咱们可以不去,为自己赚钱的买卖为什么不做不但要去,而且得大大方方敲锣打鼓的去。”
“到时候这帮媒体肯定像狗一样追着你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