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 第240章 开封府尹,东京留守(求月票)

第240章 开封府尹,东京留守(求月票)(4 / 5)

众臣闻言不由皆是一愣,既然监国怎么又来不得不出的言语?北方,北方能有什么变数?但随即就想到了辽国,辽与西夏,向来狼狈,不由个个神色大变起来。

赵煦笑道:“这朕早便考量过了,倘若万一,万一北方有事,燕王欲动,那么章相权政事。”

赵倜若不得不出,就由宰相章惇暂时平政事,这也都不出众人意料,宰相平政,古来也不是没有过,且不是一例两例,不过,这只是做万全打算,正常情况燕王不可能再做离京。

章惇出班行礼,赵煦又道:“此番定下前后,再不多议反复,余只讨军事了。”

接着便开始对六部后勤补给下了种种命令,御驾亲征哪个又敢怠慢,各部尚书纷纷出列,个个神情肃穆表态。

正常行军有三重补给,一种则是打到哪里,原地补充,烧杀抢掠,以供军需,一般这种不常见,乱世多闻,轻骑深入使用。

剩下两种一种是地方上后勤补充,一种是朝中补充,战争规模普通的时候,多为地方直补,朝廷会加拨银钱。

但战争规模大的时候,地方根本无法完全供应,朝廷便会直接输送各种东西过去,粮食盔甲军械等等,可往往各司部运转怠慢,这才常发生断粮断草,或者器械打残无有更换之事。

而御驾亲征六部哪敢懈怠,此刻六部尚书侍郎纷纷言语,就差直接立军令状了。

接着继续议论军事,给各路转运司下旨,尤其是专职转运使路,严辞此番战事之重,不得怠慢各种物资输送至京,或者直接运往西面。

商议至到天黑方才罢休,这次大朝会虽然结束,但一些朝臣赵煦却没叫走,继续往御书房议事。

几乎明月挂中宵的时候,赵倜才从宫中回去王府,赵煦出征之日定得很急,三天后就要离京。

随行大臣除了有两个副相之外,枢密使曾布也带着前往,朝中七品以上的武官带走三成,但六部的尚书侍郎留下,郎中则从各部带走一员,余下各司还有九寺五监,择人带取。

有一些人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文官,所司之职也与打仗不刮一点边,管民生读书农业的都有,这已经是打算灭国西夏之后的更替事宜了。

除此之外,京畿禁军带走三万,以为护驾,余者兵马皆由西北五路与河东路出,西北三大将门折、种、姚,还有余下小将门几十家全部参战。

而所调遣使用的军马达到了近乎五十万,算上乡兵,已经近七十万之数了。

这已经比神宗五路伐夏的时候还要多,五路伐夏之时参战军马近四十万,乡兵二十万,不过六十万人。

若此战大胜,灭国番夏,那么流芳千古,后世传唱,大宋国运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启一个新的纪元。

若此战败……将数年难以恢复元气,不比神宗五路伐夏后可以接着休养,有一哪有二,必将西北引起动荡,影响国运也难预料。

赵倜又思朝堂,离开这么多人,接下朝事会很艰巨,不但有政务,还有西北的后勤运补,而且枢密院也没了主官,殿前司也没了主官,军务之上也是一堆,想想未免头大如斗。

转眼两日过去,到了出征前夜,御书房中议完亲征事宜后众大臣离去,赵煦将赵倜留下,道:“燕王,朕明日西行,有一事交待于你。”

赵倜道:“不知陛下何事付臣?”

赵煦神色奇异,几种气质在脸上不停流转,慢语道:“朕有一物留在福宁宫中,若此西征不顺,有所闪失……燕王可找谭稹拿来观看,里面有朕旨函,还有涉我大宋皇室要物,燕王看了便知其中隐秘,若是平夏顺利,那燕王莫记此事,记了于心不利。”

最新小说: 斗罗:学霸养成系统什么鬼 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我,内测服最终BOSS! 上山十几年,下山即无敌 精灵世界的工匠大师 低等雌性爆红全星际 万金娘子 人在战锤,只想种蘑菇 村医进城:谁动我老婆我干谁 星穹列车,我在列车开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