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重楼第七层称为玄武甲,对应的劫难是胎动换骨劫,意喻重塑血脉。
赵倜琢磨了一会儿,以往都是按照所看过的道籍中记载去思想这些劫数,如今得了慕容龙城述说道法,再分析起来,却别有一番收获。
随后几日,他与众将商议军事,加紧演兵,准备北往出征燕京。
如今涿州四十万兵马,燕京三十几万,去复此城并不占据一点优势。
大宋后援难继,按照赵倜估计,最多最多也就再增援二十万兵,这也差不多就是举国之力了。
八十万禁军之数不假,可实际却凑不出这么多人出征,毕竟还要留守各处,而厢军乡兵没有战斗力,哪怕补填进去,于是战事也起不到真正用处。
但辽国不同,辽全民皆兵,那些强壮牧民充斥军伍之内,作用要比大宋这边的厢军乡兵强上许多。
就算辽这些年腐化,正规军战斗力虚弱,可是草原百姓放牧骑射,逐水草迁徙,战力虽然不如大宋禁军,可却不是厢军乡兵能够相比。
所以想要下燕京,必须速战速决,不能将战事拖的太久,大抵来说不要超过一个月。
一旦超过一个月时间,那便会诸般不利起来,对方将会聚集更多军兵,后勤源源不断供应,那时别说攻城了,对方必然会主动出击,阵战踹营。
出征的前一天下午,赵倜再次去瞧赵佶,赵佶这时已经被撤下了口中破布,见他到来,忙道:“八哥来放我离开的吗?”
赵倜瞅他,淡淡道:“明日出征幽州。”
赵佶闻言顿时一喜:“八哥之前说让我先呆着,出征时候再说,此刻将要北上行军,定然是要放开小弟了。”
赵倜摸了摸下巴,没有说话,赵佶脸色不由变化,结巴道:“八,八哥,不是来杀人灭口的吧?”
赵倜依旧没有说话,赵佶额上汗水流出:“八哥……”
赵倜这时悠悠开口:“我见你这几日呆得习惯了,气色也好,该是有些不太想出去……”
“啊?八哥吓死我了。”赵佶出了口气:“还以为八哥来杀我,我,我想出去,再不出去恐怕就要直接闷死在这大牢里面了。”
赵倜微微思索:“明日随军往燕京,可能听命立功?”
赵佶闻言立刻面露大喜:“能能,八哥放心,我有一身术法,满腹韬略,我不立功谁立功……”
他说至这里,忽然语气低下,迟疑地道:“八哥不会贪小弟的功劳吧?”
赵倜淡淡道:“你先立了再说,别功没立成,犯下什么大错,到时定然阵斩不饶。”
“八哥放心,八哥放心,若不立功,反而犯错,我认打认罚。”赵佶立刻点头如小鸡啄米。
赵倜又看他几眼,接着转过了身,边往牢外走边道:“给他解开吧,明日随军出征。”
杀了赵佶没什么意义,在涿州关着一旦他带兵离开,又恐出些是非,还不如带去燕京,既然学了法术,多少也能派点用场。
赵佶闻言在后面喜道:“多谢八哥,多谢八哥……”
出了牢门,赵倜回去节度府,就看王语嫣正在花圃前呆呆站立,道:“嫣儿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