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朕才是宋世祖 > 第58章 整顿军纪,化朽为奇

第58章 整顿军纪,化朽为奇(2 / 3)

原本他们只是脑子一热,想跟着赵子称混可能前途好一些,没想到赵子称要求这么严格,似乎只是想安安分分为朝廷卖力,士兵们便觉得不值了。

这种想法,也是很自然的,赵子称不可能去强行扭转。

大宋到了如今赵佶在位,确实已经是积弊丛生,说句良心话,很多人想造反,很多人觉得给朝廷干没前途,或多或少都情有可原。

对于新附士卒的心态问题,赵子称也都对主要军官推心置腹,教他们如何去疏导化解。

“这些人原先都是山贼出身,觉得奸佞当道,民不聊生,这些都是实话。这些实话,我的身份,也不便在校场上公开宣扬,但你们可以私下里设法开导这些士卒。

这些士卒都没有读过史,不知道历朝历代的黑暗,我说句良心话,我大宋虽然苛捐杂税也多,但是在当今陛下登基之前,绝大多数的钱粮,还是用来养兵和养冗官,被贪墨享乐的比例,还是比之前各朝各代要少一些的。

要让士卒们去了匪性,就要给他们稍微讲讲史,不求他们理解得多透彻,只是当讲故事那般讲一讲,也有好处。

当然,当今天子,也确实昏庸,不但被奸佞蒙蔽,而且个人纵情声色享乐,远超之前列祖列宗,这话我也就关起门来和你们讲,诸位都是我心腹,我才这般说。

不过,听说太子仁孝,又谦恭节俭,不管如何,将来太子若能登基,至少能省掉花石纲和艮岳与一众宫殿的大兴土木,所以大宋还是有希望的。

而如果现在贸然有人造反,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困苦尚且两说,单是如今辽、女真在北疆激战,形势一年数变,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汉人若在这时候内讧太甚,岂不是便宜了外族?

而且,绝大多数造反之人,并没有纲领可言,也谈不上救国救民,只是改元易姓罢了。我大宋立国之前,梁唐晋汉周,改元易姓了多少次,杀了多少无辜,有效果么?

再退一万步讲,就算有一个毫无纲领,毫无原则的人,一时用武夺权略有小成,他就不会被自己人反噬么?他凭什么有威望镇住别人,让天下人不生出‘你能造赵家的反,我凭什么就不能造你的反’的想法?

当年陈胜首起反秦,他便缺少纲领,一边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边自己就称王了,那不就成了自己打自己、自己说自己没种么?若是有纲领,他说完王侯将相宁有种后,自己就不能称王。

结果他手下的武臣被派去平赵地,平了赵立刻自称赵王,武臣又派出部将韩广平燕地,韩广平了燕立刻自称燕王。陈胜与其说是被章邯攻杀,还不如说是死于内部反噬的连环反叛。

所以造反也好,清君侧也好,匡扶宋室也好,都得想想清楚,你跟随的主公能做的事情,别人能不能做。如果别人也能做,那你跟着那主公莽撞行事,就绝无前途。

这些话太过大逆不道,我也就私下里跟你们说说,你们自己想明白了,删繁就简,挑下面普通士卒能理解的,跟他们讲一点,只把历史当故事讲就行。我也不指望普通士卒有学问,只要会趋利避害,知道是非,知道乱跟主公是找死,就够了。”

赵子称这番话,其实没多少深奥的道理,读书人是很容易听懂的,甚至会嫌他说的粗鄙。

但杨志和鲁达都没读过什么书,其他基层军官更是如此。赵子称这样粗鄙直白、毫不遮掩的说法,反而能让他们立刻信服,而且觉得县君所言,比那些文绉绉讲什么忠孝仁义的狗读书人更可信得多。

最新小说: 在线追妻:陆先生宠婚365式 斗罗:学霸养成系统什么鬼 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我,内测服最终BOSS! 上山十几年,下山即无敌 精灵世界的工匠大师 低等雌性爆红全星际 万金娘子 人在战锤,只想种蘑菇 村医进城:谁动我老婆我干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