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刃相交之际,一声令人牙酸的金铁交鸣,带着剧烈震荡的回音,让周遭将士都为之一震。
“此人已经杀穿了军阵,怎得还有如此耐力?”厉天闰立刻感受到韩世忠的劲力似乎源源不绝,耐力强到超乎想象,内心也不由骇然。
韩世忠并不是以爆发力见长的,但耐力却着实惊人,连番鏖战之后,状态的下滑居然并不明显——若非如此,原本历史上的韩世忠,也不至于在后来追击方腊时,能连战连追,咬死了不放,此人打运动战消耗战的能力,着实在两宋之交算得上顶级了。
厉天闰本来是希望对方的耐力不足能弥补自己有伤在身的劣势,如此尚能一战。
此刻发现韩世忠耐力惊人,他自觉失算之下,胆气先自怯了三分。
狭路相逢勇者胜,厉天闰仅仅因为这几个念头动摇,很快就落入下风,被韩世忠狠狠压制。高手过招本就在一念之间,一步输了再也难以翻盘。
厉天闰左支右绌硬扛了二十几招,枪法愈发散乱,最终被韩世忠奋起余勇大喝一声,一刀斩于马下。
韩世忠斩将的同时,刘光世、赵子称和林冲也杀散了厉天闰带领的方腊心腹卫队,众将一起继续高声呐喊:
“方腊跑了!别走了方腊!穿黄袍的是方腊!”
赵子称和刘光世、林冲用的都是长枪,无法斩断大纛旗杆,韩世忠用的却是大刀。
喊话之际,他灵机一动,又带队冲杀到已经被方腊放弃的大旗麾下,借着马力奋力抡圆了一刀,直接斩断旗杆。
随着方腊的黄旗被砍倒,宋军呐喊的“穿黄袍的是方腊”声也愈发嘹亮、扩散。
整个战场上的方腊军士兵终于越来越多相信圣公真的跑了,彻底军心崩盘,各自溃退。
——
ps:澄清一个小问题,一直有人觉得方腊手下的武将输了就杀了,有点可惜。
我是觉得,因为梁山上很多部将,好歹还是有历史原型的,而方腊手下大部分只在《水浒传》里出现的角色,连历史原型都没有。收下之后重新塑造,也比较割裂。因为施耐庵当初编这些角色就是用来给梁山众将当被杀资源用的。
其实梁山上那些人我也不是都要用,首先人品不好就不用,其次确实毫无历史原型,连捕风捉影都捕不到的,也尽量少出场。
所以,本书的基调是,完全没有历史原型可考的、施耐庵当年编出来的目的就是纯用于被杀的叛军将领,那我也就不收了,当耗材杀掉推动剧情给主角方将领当立功素材就行了。
:<ahref="https://www.cb62.bar"target="_blank">https://www.cb62.bar</a>。手机版:<ahref="https://m.cb62.bar"target="_blank">https://m.cb62.ba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