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不是刚刚遭了兵灾还不到两月,赵府君向来仁政爱民,怎会这般急着修盐桥河、让百姓如此劳苦?”
那侍女似乎也跟了赵子称一段日子了,挺了解情况,便解释道:“奴也不懂这些,只听府君说是要以工代赈。此前被杀掠的富户太多,府君把一部分腾出来的无主之地分给贫农,但也不好胡乱白分,总要有个章法。
就让拿不出钱买地的百姓以工代赈,或是帮着清理城内废墟、重修房屋,或是帮着趁冬天水浅稍稍修一下河,并不曾大兴土木。”
慕容妍立刻就听懂了,这倒是很像赵大哥一贯的作风,他太喜欢学苏轼那样以工代赈了,之前在苏州就这么干。到了杭州这边,想必也会有分寸的。
慕容家的管事、侍女、家丁足足坐了十几条漕船,便全部从运河码头坐马车走了几里路,转到盐桥河码头,重新上船。
一路上,还能看到府衙的吏员们在那里勘测,问了一下,才知道这也是赵府君让干的,是想勘测一下水位落差,考虑将来是否把那些通入钱塘江的本地运河和大运河连接起来,先评估一下工程难度。
赵子称这次在杭州的任期,最多也就半年不到,所以这么大的活儿肯定是来不及搞的。如果搞了一半他被调走了,继任者没这个水平,留个半成品烂摊子反而坏事。
所以赵子称很稳当,只想先勘测论证一下,留下一份技术可行性方案给后人。相比之下,修缮现有的盐桥河和茅山河的工程量,要比额外打通大运河和盐桥河简单得多。
先用一些小工程练练手,验证磨合一下施工技术,正好给后人打个样,风险也小得多。
“赵大哥做事还是一贯那么稳妥,真是治理民政的干才,当年王安石要是能和赵大哥这样一步步稳扎稳打地走,何至于闹得天下鸡飞狗跳。”
慕容妍一路上亲眼看了赵子称修河的规划后,也是忍不住感慨。
在盐桥河重新上船后,船队顺流而下行驶了不过短短二十里、约摸一两个时辰,就到了盐桥河汇入钱塘江的河口位置。
河口处原本有一座平行的复闸,也就是并无夹角的双开门闸门。船队驶到此处时,就不得不在闸口排队等候。慕容家的人原先都没来过,心中好奇,便问引路的侍女。
侍女解释:“这钱塘江每日潮信极大,要等江里的水位和盐桥河水位差不多时,才能开闸门,否则江潮倒灌进来,杭州城东都会被淹没一大片。
听说自前代吴越国修了海塘以来,杭州其余各处江水,都不再为患,只剩茅山河和盐桥河入江的口子,闸门屡屡被冲垮,奴小时候还听祖辈说,几十年前江潮为害更大,苏学士任知州时,重修了这两个河口的闸门,才稍稍好了些,但后来年久失修,还是每况愈下。”
慕容妍这一路上跟侍女接触,听她们几个说话都带成语,不由好奇:“听妹妹谈吐,也都是读过书的?还知道那么多掌故。”
侍女们连忙自谦:“奴也是读书人家出身,家人都被方腊害了,被县君买了送给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