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讨伐宋江获胜的功臣里面,关胜是济南府的,战后仍然要放在济南府,之前战时临时配合赵子称作战,只是因为张叔夜的差遣,战后决不允许他再被赵子称控制。
秦明、黄信都是青州军官,阵前幡然悔悟重归朝廷、夹击贼寇,也可以留任原职,再加金帛赏赐笼络其心,让他们向着朝廷,别去多想赵子称的恩情。
于是最终,赵佶自以为非常有政治制衡手腕地做出了如下部署:
关胜在济南府,就地从马军指挥使升为济南兵马副都监,也就是掌管整个府厢军的副职,比原先又升了半级。
同时授予武官阶官“武义郎”,此阶在武官五十三阶中排名第四十一阶,从七品。(可以参照一下,历史上韩世忠打完方腊时,因为被别人抢了功劳,所以阶官只有从九品的承节郎,在五十三阶中排五十一,比关胜现在新授的阶官还低十阶)
秦明仍为青州兵马都监,黄信为副都监,额外赏赐黄金和绸缎,并任秦明阶官为第四十七阶的忠训郎(从八品),黄信的阶官为第五十阶的保义郎(正九品)。
这两人毕竟是从过贼又回来的,阶定得太高朝廷面子不好看,所以只能给实利赏赐不能给太多虚名。他们的阶官也肯定要比打败他们的关胜低才对。
其余呼延灼、徐宁等人,因为军功不明显,这次就没有调整阶官待遇。但他们的实际兵权,可以由赵子称后续奏请微调,以酌情扩大带兵权限。
最后还有收复了临淄的岳飞,因为没有上报“生擒秦明”的功劳,在张叔夜的战报上就显得比较微不足道了。最终岳飞的升迁并没有经过赵佶亲自批示,而是在兵部就直接处理掉了、中书批复同意,直接走流程。
岳飞的实际带兵权限,被升到了营级副职,加了武官阶官“承信郎”,这个阶官更是要排到五十三阶里的倒数第二阶,也是从九品。
不过也别小看这个阶官,原本历史上,岳飞打到靖康二年、赵构称帝之前,也只不过是个承信郎,现在至少是提前六年当到了承信郎。
作为一个武官的最初起步也还是可以的,何况岳飞将来的情况是典型的重实权而轻阶官,职务待遇低配了。
另外,因为岳飞级别太低,没有被皇帝注意到,他仍然可以被赵子称调动到麾下做事,呼延灼和徐宁也是。
相比之下,关胜、秦明和黄信这三人,就在皇帝的提防和微操下,暂时被划出了赵子称可以指挥的序列,未来一段时间都只能算是赵子称的“同僚”而非下属,这一切都是为了削弱赵子称在“陆军”方面的权柄。
不过这种朝廷制度也就管管天下秩序还存在的时候。真要是到了天下大乱,这些名分上的东西就没有约束力了,到时候还得看谁真正有号召力。
都已经要宣和四年伐辽了,天下也没几年可太平了。宣和七年金兵就打到开封了,再往后就是靖康元年。
或许是赵佶也意识到,自己那个远房侄儿明明立了大功,自己却还要在陆军兵权方面削弱他、制约他,赵佶自己心里也有点不好意思了。
所以赵佶最终选择了在阶官和爵位方面重重补偿了赵子称。
赵子称此前的文官阶官是从五品的中散大夫,如今升到了正五品的中大夫。
爵位也从秀州开国县公,升到了秀州开国郡公,又提升了整整一级。但食邑和食实封并没有增多。
低兵权、低职官、高阶官、尤其高爵位,这也算是赵家宗室大臣的升迁特征标配了。
……
朝廷对讨平宋江之功的处置意见、人事任命升迁赏赐,最终在宣和三年十一月完成全部决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