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朕才是宋世祖 > 第127章 宣和四年,报国无门

第127章 宣和四年,报国无门(5 / 6)

“你觉得不妥,那就向朝廷上报好了,反正本官问心无愧。”赵子称也不多解释,只是非常坦荡地直接认了。

陈过庭这才不由一愣:“你居然自觉问心无愧?”

赵子称:“我有什么可愧的?我巴不得你如此上报朝廷,好让官家知道我并无襄助北伐之心。你莫不是忘了——本官乃是宗室!北伐那种大事,是轮不到我关心的。”

陈过庭这才想起来,赵子称还有一层身份上的敏感,而且看样子,他之前就已经被猜忌过了。

陈过庭也是有政治嗅觉的,他一回忆赵子称之前的官场履历,很快就发现果然如此,因为赵子称虽然升得快,但每次立功后都是削弱其兵权、但虚增其阶官和爵位,这是典型地被提防。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不能为北伐尽全力,倒确实不能怪府君。是老夫初来乍到,原先没有细想这方面的顾虑。”陈过庭倒也算坦荡,把话说开到这份上,他终于承认了自己之前看问题有局限性。

他估计,赵子称或许也不是真想如何动真格去高丽追杀宋江,或许只是借口“剩下的钱粮物资要用于造渡海大船”,而避免登莱的民力物力全部被抽调去介入北伐。

当然,这个过程中,不但赵子称自己能避嫌,也能切实让登莱百姓减轻负担。既然造渡海大船可能只是一个演一演的借口,实际上也就未必能真花掉多少钱粮。如此,登莱百姓未来一两年内过的日子,肯定会比河北路和京东路其他地方的百姓好不少。

既然如此,陈过庭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帮赵子称一起遮掩,比如,到时候可以上报“登莱近海海寇匪患确实严重,宋江余孽到处藏匿逃窜,一时追剿不净”。这样也能防止再有别的差事和负担落到赵子称和登莱百姓头上。

毕竟陈过庭原先和赵子称确实没有矛盾,两人也都是因为反花石纲反应奉局而受过罪的。这一点上,陈过庭倒是跟之前赵子称在苏州时认识的前任通判魏宪很像,魏宪当初也是因为反对朱勔被穿小鞋的。

双方彻底把话说开后,之前的误会也就算一笑泯恩仇了。

不过,消除误会归消除误会,陈过庭这人还是非常耿直的,他很快又针对赵子称的政见提出了几点就事论事的反对:

“尽管府君有府君的苦衷,但老夫以为,此前定下的登莱施政方略,还是有些谬误,老夫不吐不快!”

赵子称也换了一副虚心纳谏的姿态:“但说无妨。”

陈过庭:“如今北伐之年,河北山东本就粮草缺乏,未来攻下燕地后,说不定还要从山东抽调粮草去燕地赈灾,辽人地界上的民生只会比我大宋更差。

这种年头,为何还要急于推广种棉织棉布、造所谓的‘棉袄’?虽说棉袄寒可以衣,但饥不能食,眼下当务之急是多筹粮食!”

赵子称却胸有成竹:“自古治理地方,当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登莱多山,如何多种粮食?能种粮食的上等好田都已经有种粮食了。今年可以筹来种棉的土地,本就不适合种粮,也都是肥力不好的中下田,最多灌溉还算便利。种棉正是适合登莱水土的选择!”

种棉花不需要太好的肥力,但水分还是必须充足的。山东半岛山区灌溉条件不算好,但因为海岸线漫长,季风多,而且海上来的暖湿气流遇到山就容易降雨,所以天然降雨的直接灌溉还算不错,只要多因地制宜挖点蓄水池、小池塘就可以了。

而山东半岛的阳光日照条件,也很适合棉花。陈过庭原先没来山东当过地方官,不了解这方面情况,赵子称解释之后,他才知道赵子称的规划并没有侵占多少上等良田。

而赵子称在说明了种棉的天时地利之后,又进一步给对方洗脑:“而有了足够的棉布、棉袄之后,我们也能借着新造的海船,增加跨海贸易。比如高丽国北部多是山区,多林木矿藏,但杨州以南多平原,产粮也足以富余。我登莱若能大量产出富余棉布、棉袄,自然可以贩售到高丽,再从高丽南部民间购回大量粮米和其他特产。

只要新式海船造好,那种三五百里以内的近海贸易,运输损耗或许能比漕运还便宜。”

最新小说: 顶级世家!我音系成神?灭异族! 咬定宝山不放松 在线追妻:陆先生宠婚365式 斗罗:学霸养成系统什么鬼 人在柯南,我真不是悍匪 我,内测服最终BOSS! 上山十几年,下山即无敌 精灵世界的工匠大师 低等雌性爆红全星际 万金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