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是从西南两个方向来的,所以城西城南是主攻方向,呼延灼也亲自督战,并且部署了军中绝大多数的弓弩手,尤其是全部的神臂弩。
相比之下,岳飞在城东北两侧,一共只有六百人,三百还是骑兵,剩下的也只有装备普通弓箭、刀盾,和扛着飞梯、木排的轻步兵。
仁州城是杨州(汉城)最后的门户,城防还是可以的,至少有一道护城河了。之前宋江攻破的那些城池,绝大部分连护城河都没有。
护城河不算宽深,但因为呼延灼准备了云梯车,所以城西和城南的主攻战场,还是得先担土填河,然后才能总攻。如果指望用木排或壕桥铺设在护城河上、把云梯推过去,壕桥会承重不够直接压塌的。
众所周知,普通壕桥乃至木排,最多只能承重士兵和肩扛式的轻便飞梯。
呼延灼挖土填河的作业效率还算快,动用了一些结构高效的手推车装土,而不是全靠士兵挑担或扛土筐。但宋军填河的时候,高丽军也会发挥其擅长的精准射击,各种骚扰。
所以呼延灼一方面分出士兵在护城河边竖大型的藤牌、竹牌挡箭提供掩体,一方面也让全部神臂弩手跟高丽军对射、压制消耗。
宋军的弩手武器精良得多,射程远抛射动能也大,箭簇的质量和锋锐程度也远胜于高丽。加上宋军弩手和指挥填河的士兵都有甲胄,实在需要大量劳动力时,还能就地抓高丽百姓来当炮灰运土方,完全不怕这种消耗战。
从攻城的第一天开始,城内的高丽人就渐渐形成了共识:宋军就是铁了心要从城西主攻,因为那边填护城河的进度最快,云梯车也备得最多。城南也可能作为备选,如果高丽人死守城西,说不定城南经过一夜突击填河后也能填断几个缺口,然后把云梯推到城下。
而对于城东和城北,高丽人也就没什么提防了。宋军在这两个方向一点填河的尝试都没有,只有一些疑兵摇旗呐喊,还有骑兵巡逻队在逡巡,而这些骑兵显然是没法攻城的。
高丽守将在最初两天过后,就做出了判断:这些宋兵都是为了分散守军兵力、让守军不敢完全把预备队挪到城西和城南,所以才在这儿晃悠的!
实际上这些宋军不填河、最多靠临时架设木排过桥,也就最多只能用肩扛式的轻便梯子,这能有多大威胁?
“看来高丽人已经非常轻视我军了,明日黎明时分,集结全军,不要提前弓弩准备,对城东发动突然袭击。就让步卒扛梯子,以及在友军冲锋的时候同时放几箭。
其余着瘊子甲的精骑,随我亲自登城强攻!”
岳飞也把高丽人的懈怠看在眼中,很快调整了自己的攻城方案。
他的话刚说出来,就让麾下的骑兵颇为惊讶,因为这些骑兵从来没有下马转职干过登城的活儿,这也太不拿精锐当精锐了。
攻坚先登是何等的高伤亡率?而且弩箭滚木礌石无眼,武艺再高强运气不好被石头砸了也得死,在梯子上躲都没处躲。
自古都很少让最精锐的士兵去打这种强攻作战。
但岳飞却力排众议,鼓舞将士们道:“正因为如此,我军黎明强攻才有足够的突然性!我们都不相信自己会从这个方向主攻,高丽人就更不会信了!呼延将军在城西城南填了两天河,还有重型云梯等着过河,高丽人当然会着重提防!我看这两日,这边的高丽兵已经稀疏了很多了。
今夜我会劝呼延将军摸黑加紧填河,让高丽人黑暗中看不分明、如此他们定会判断‘宋人肯定是想抓紧工期,趁着天亮前彻底填断了护城河,好确保天一亮就总攻’,如此,我们这边的敌人必然会更少。
而且,我又没让所有弟兄都跟我冲第一阵。那些穿步人甲或是别的过于沉重的旧铁甲的,都可以不参加先登。只有穿冷锻瘊子甲的,没那么沉重笨拙,动作快一点,说不定就能一鼓建奇功!”
岳飞麾下的基层军官们,以及被选出来的精锐士卒,最终被他完全说服,在开打前就统一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