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153章 一厢情愿的倾慕,万人之上的孤独

第153章 一厢情愿的倾慕,万人之上的孤独(6 / 9)

“不知颍卿现居何职?”

袁敏忙答:“袁术在时,任阴陵县令。”

唔……

李翊一颔首,“如此却有些屈才。”

袁敏闻得此话,心中顿时一动。

他年纪比兄长小上许多,能在这时担任一方县令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可李翊,徐州重臣,刘备副手,却在诸大臣中选中自己,说自己当县令是屈才。

士为知己者死,仅这一句话便令袁敏大为感动。

“敏还年轻,不能担当大任。”

袁敏诚惶诚恐地谢过李翊。

李翊却拍了拍他的肩膀,对袁敏大加赏识。

“不然,我听闻颍卿有武艺而好水功。”

“你在江淮也待了些年头了,应当了解淮南水势吧?”

面对上级突如其来的灵魂拷问,袁敏忙躬身答:

“是,敏除习武之外,多习治水之道,平日也会读一些治水典籍。”

很好。

李翊笑着点了点头,“现在淮南正缺一河堤谒者,不知颍卿可愿担当此任?”

刘备好奇问道:

“军师怎么突然想找河堤谒者了,莫非你打算治水?”

“差不多,是兴修水利。”

李翊唇边笑意不减,只一颔首,“翊来此,正是想找主公说明此事。”

“翊打算将淮水、肥水、沘水连接,疏通芍陂河渠。”

“用以灌溉淮南农田。”

“适才我也找子敬统计过了,淮南虽遭战乱,但人力足备。”

“只要开挖河渠,引水灌溉,便能广积军粮。”

“况我徐州用兵,每每大军出征,转运军粮的士兵便占了一半,所费银钱何止千万。”

“主公此次征淮南,当深有体会。”

刘备蹙眉,对李翊的看法深以为然。

征淮南,是他人生中打得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

而战争中最令刘备感到压力的,居然是军粮的转运。

从前出征人少,没有发觉这些问题有多严重。

可当真正大规模作战时,才发现这里面工作运转之复杂。

光是军粮运转,就要花去一半的士兵,所耗费的成本更是天文数字。

就打个淮南,直接把老刘这两年攒的徐州家底儿给烧没了。

老刘第一次意识到,打仗是这么烧钱。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翊才打算在淮南多挖河渠,增加农田灌溉,开通漕运。”

“我们可屯三万人在地,以十分之二的比例,轮流休息。”

“如此往复,一面屯田,一面开挖河渠,待风调雨顺之时。”

“每年可保底得两百万斛粮食,以此雄厚基础,可无往而不胜。”

刘备对李翊的主张向来支持,当即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此前,军师曾力荐陈元龙修建邗沟河道,今日想在淮南修建芍陂河渠。”

“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军师既有安排,便按意行事便好。”

得了刘备的首肯,李翊当即任命袁敏为河堤谒者,又命其兄袁涣辅之。

专门负责淮南的水利工事。

袁家兄弟便这样稀里糊涂得接下了一个国家级的大活。

尤以袁敏压力最大,他确实好水工,但却缺乏治水经验。

李翊把这个重量级的工程交给他,叫他又是感到压力又是感到惊喜。

“李先生,我……”

“颍卿不必多言,放手去做便好。”

李翊知道袁敏会先给自己打预防针,所以索性直接开口给他挡回去。

“我想淮南之地,并无比颍卿更懂水利之人。”

“你只管去做,中间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

刘营中,真正的水利大才其实是陈登。

但他还在忙着主持修建邗沟河道,实在脱不开身在跑到淮南来修建芍陂水渠。

何况逮着一个人薅也不是事儿,倒不如提拔点新鲜血液上来,多给年轻人一点机会。

袁敏有水利天赋,在淮南也待了很多年,李翊放心将这项工程交给他。

“那不知李先生打算将这河渠修建多长?”

最新小说: 从地狱开始登神之路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重生得意须尽欢 坠入掌中 不是游戏吗?怎么你们真修仙啊! 华娱:娶中戏校花,激活黄金词条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