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德仁义著于四海,能救人之急,单他一人还好说。”
“就是他那位军师李翊,多以利益为先。”
“若不先将他打动,断难说动刘备插手庐江之事。”
刘表亦知李翊难缠,只得道:
“也罢,汝且说,需要多少钱粮?”
刘表明白,庞季说的利益,且徐州最需要荆州拿出来的。
也只有钱粮了,尤其是粮食。
如果说曹刘同盟专欲对付袁绍,那么粮秣就是他们这两年不惜一切代价要屯的战略物资。
“……这却难说。”
“须得等见过李翊之后,才好面谈。”
庞季面露为难之状。
也罢!
刘表衣袖一挥,“既然庞侍中提出此议,便有你出使徐州,为我说玄德。”
微微一顿,略作思考,然后才下决定道:
“至于所费钱粮,我荆州至多只能拿出三十万斛粮来。”
“这是我的底限!”
“再多,那我情愿亲自解决庐江问题,不用徐州插手。”
商议既定,庞季领命,收拾行囊,便准备坐船前往徐州。
至于章陵太守黄射,在安定好诸事之后,也打算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
刚刚赶至从人备下的车驾处,正欲一好友,笑着冲他招手。
黄射见此,亦是喜笑颜开,上前与那人打招呼。
“正平何以至此?”
黄射上前问他。
原来此人乃是青州名士,祢衡祢正平。
此人少年英才,颇具文采与雄辩之才。
然性格刚直高傲,臧否过度,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
虽然如此,他与黄射却是至交好友。
两人都很喜欢读蔡邕的文章。
黄射尤其喜欢对蔡邕的碑文,但自己没能记下来。
祢衡便道,“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
于是按自己的记忆把文章写出来,后来黄射派人抄写碑文回来。
竟与祢衡所写完全一样,于是黄射更加敬佩祢衡。
两人由此深交。
“游学至此,闻黄兄至襄阳特来一会。”
祢衡向黄射解释缘由。
黄射一喜,握住祢衡的手道:
“正平难道来找我,与我同回章陵,一同出游如何?”
“……莫急。”
祢衡咧嘴笑了笑,问道:
“我见黄兄弃章陵之务,火急火燎赶回襄阳,必有要紧之事。”
“可否与衡一说?”
黄射因为与祢衡关系好,当下也不隐瞒,如实将刘表在襄阳开的会议内容跟祢衡说了。
哦?
祢衡眉梢一挑,“庞公欲赴徐州,请刘玄德作保庐江?”
“正是如此。”
黄射点了点头,“曹操势大,刘荆州不想与之全面交恶,只向他刘徐州出面调解。”
话落,又对祢衡叮嘱道:
“此为机密大事,我与正平说了,汝可莫要泄露了出去。”
“黄兄宽心,衡晓得事理。”
祢衡嘴上连连答应,眼珠子却骨碌碌一转,若有所思。
黄射未有察觉,只拉住祢衡的手,邀他上车。
“好了,你我兄弟难得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