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诚守其法,大之垂举后

第229章 郯侯治河北,诚守其法,大之垂举后(5 / 6)

果不其然,李翊对徐晃的一番发言很是满意,出声赞扬道:

“公明所言,甚合吾意。”

“今河北诸郡初定,我各处郡县,都留有重兵,就是为了预防不测。”

“若调集他郡兵马,一费钱粮,二费时间。”

“三者,大材小用。”

打仗是最烧钱的,所以李翊打仗的原则始终是:

要么就不要打,要么就往死里打。

现在打个锐气尽失的二袁儿,居然还要调动其他郡的兵马,这得浪费多少钱?

“……那不如,向关将军求援,请他从青州增派些人马过来。”

“使君看是如何?”

陈到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渤海郡毗邻青州,青州发兵,随时可以支援渤海。

最重要的是青州战略位置好,几乎不受外敌威胁。

即便把兵派出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哈哈哈。”

辛毗仰头大笑,“列位诸公所言,俱非善论。”

辛毗算是袁氏旧臣的代表人物了,适才都是徐州老臣在发言。

这下轮到他来提意见了。

“不论是从他郡调兵,亦或者从青州征调人马,那都耗钱耗粮。”

“有悖使君缩衣节食的治国方针。”

“况从我冀州本郡调遣兵马便已罢了,青州非我冀州辖属。”

“若向青州求援,难免惊动徐州。”

“使君才刚刚上任,便要向外州乞求援军。”

“……这不显得我冀州之人无能吗?”

辛毗摊了摊手,表面上在说显得他们无能。

实则是在讽刺,从外州调兵,会显得李翊这个领导人无能。

这哪是丢我们的脸,是丢领导您的脸呐!

“……嘁。”

听出辛毗话里的讥讽之意,陈到、张辽等老将皆面有愠色。

“那便直接打,不必麻烦了!”

“我等愿为先锋!”

讨论到最后,武将们纷纷急眼了。

打算回归最简单暴力的方式——干就完了。

反正他们冀州又不是没有兵。

就算渤海的兵真打不赢,再从河间、安平调就是了。

若不是李翊为了省钱,换作其他领导人,早就从这两个郡国处调兵过来给二袁儿包饺子了。

“……诸公勿急,诸公勿急。”

还是辛毗出声打断众人,他捻着胡须,洋洋洒洒地献出一策:

“吾有一计,不须劳烦使君出动兵马,便可使幽州之地自乱。”

哦?

李翊眉梢一扬,喜道:

“辛别驾有何妙计,请为我言明。”

辛毗毕竟在河北干了这么多年,对这里的人事政务还算了解。

当即洋洋洒洒,献出一策。

“袁熙帐下虽有五万兵马,但有三万余数,尽数掌握在张南、焦触二将手中。”

“此二人原是幽州豪族出身,袁本初平定幽州之后,仍用此二将。”

“保其部众,置于袁熙帐下。”

“目今袁氏衰败,二将必生反心。”

“使君只需修书一封,许以高官厚禄。”

“张南、焦触必起兵反叛幽州!”

“到那时,又何须劳烦使君起渤海之兵征讨?”

“更别谈要从他郡调遣兵马,费钱费力了。”

李翊大喜,连道妙计妙计。

当即修书一封,秘密发往幽州去。

时焦触、张南正在广阳郡。

广阳郡,又称燕国。

此前说过,袁熙手中的幽州真正实控的地方只有涿郡和渔阳郡。

两个郡之间,便夹了一个广阳郡。

之所以没将广阳算进来,就是因为张南、焦触手里握有重兵,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

二将已经得到了幽州刺史袁熙的军令,命他们尽起本郡兵马,配合袁氏兄弟南下。

在得到军令后,二将依令调动了兵马。

最新小说: 从地狱开始登神之路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重生得意须尽欢 坠入掌中 不是游戏吗?怎么你们真修仙啊! 华娱:娶中戏校花,激活黄金词条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