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东吴弱小,齐魏两国都得罪不得。
最好的方式,就是慢慢苟着发育,等待像这样夺取庐江的机会。
刘备见曹操如此能沉住气,亦是颇感震惊,乃问孔明说道:
“曹操于孙权不予征伐,先生如何看?”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对曰:
“大王当浮一大白!”
刘备诧异,他原计划是希望曹操征伐东吴。
使得魏国在与齐国竞争发育之时,疲于奔命。
最后两国生产力越拉越大,刘备便能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吞并魏国。
可曹操的隐忍不发,的确令刘备有些始料未及。
诸葛亮分析道:
“庐江乃乃淮南锁钥,今归东吴,曹操失一粮仓。”
“如断一臂,于齐有利。”
“孙权惧报复而益亲我,此畏威怀德之效。”
“吾料孙权必不为魏所拢。”
“李丞相所定之国策,乃固根制本。”
“今马超兴于上党,孙吴崛起于淮南。”
“曹操已失其势,吾料汉室必兴于大王之手。”
刘备大喜过望。
乃使贺孙权得庐江,又赠战船三十艘,阳示支援。
不表。
……
冀州,渤海。
就在曹操为南北两处的战事,急得焦头烂额之时。
李翊正在全力与民生息,休养国力。
自甄家举家搬迁至渤海后,李翊又亲自接待了甄尧之母张氏。
给足了甄家面子,进一步提高了甄家的商界地位。
然后,接着这个机会,李翊又单独找到张夫人,问道:
“夫人诚乃巾帼雄杰,久著河北商界之望。。”
“今欲烦请夫人,召冀州诸贾。”
“择其重信义者,选资财雄厚之家,来我渤海。”
张氏便躬身问:
“妾自先夫弃世,独力撑持门户,幸得商界同仁抬爱。”
“若下帖相召,想必不至推辞。”
“惟丞相此番大集商贾于渤海,未知有何深谋?”
“妾愿闻其详。”
商界也有商界的规矩,越是有势力的,越不能明着坑同行。
尤其是要掺和政治的时候。
即便是李翊贵为丞相,张氏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询问细节。
“……哈哈。”
“张夫人勿忧,翊并非不怀好意。”
“只是单纯想宴请冀州诸贾来我渤海饮宴,仅此而已。”
饮宴?
张夫人眼睛骨碌碌一转,商人最是精明。
她当然不会听信李翊的一面之词。
乃俯身向李翊拜道:
“妾家若无丞相力保,早为曹贼所掳。”
“甄家永念丞相恩情,绝不反叛。”
“惟望丞相以实言相告,但有用我甄家之处。”
“甄家自当肝脑涂地。”
张氏向李翊表忠心,表示相府不管有什么安排,他们都会努力配合。
但李翊依然只是说道:
“今欲借夫人之力,宴请冀州诸商魁,仅此而已。”
“夫人当知,寒荆麋氏本商门之女,其兄现居齐国上卿要职。”
微微一顿,又漫不经心地提了一句。
“令郎资质颖秀,大可栽培。”
“吾欲为其迁升久矣,恨不逢其时耳。”
话暗示到了这个地步,张氏再无任何顾虑。
罢了,李丞相不愿说就不愿说呗。
就算真赌上甄家的商界名誉,害了冀州的同行,那只能怪你们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