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54章 一劳永逸的解决游牧问题,并不能只

第254章 一劳永逸的解决游牧问题,并不能只(3 / 7)

“于吾等皆无用也。”

“况两国之间,战端若启。”

“市绝畜尽,吾之部族又何以存焉?”

游牧人也不是傻子,你把我们的硬通货换成了铜疙瘩,万一不跟我们交易了。

我们这些铜钱就全砸手里了。

到时候,还不是得看你们汉人眼色吃饭?

对此,李翊只是微微一笑。

“尔等皆患鲜肉难贮,钱贱难恃。”

“以吾观来,此易事耳。”

“可以活畜,易我渔阳之腌肉。”

“若嫌咸味过甚,尚有谷粟布帛可储。”

这就是李翊的经济理论。

幽州发展制盐业,间接能够带动腌肉业、咸鱼业的发展。

而游牧输入到内地的牛羊,又间接为腌肉的制作提供了鲜肉资源。

从而形成一条产业链。

说白来,

经商不能只看重蝇头小利,生怕自己吃亏。

眼光要放长远一点,要让别人也能赚到钱。

你们不是舍不得交易自己手里的“硬通货”吗?

简单,我把我们的硬通货,也换给你们就是了。

你敢说谷粟、绢布不是中原人的硬通货?

“……若我等皆投效朝廷,便可尽易腌肉,此非丞相戏言乎?”

众人显然对李翊开出的口头支票存在疑虑。

“若按丞相所言,大肆畜养牲畜。”

“待到夏秋之际,膘肥体壮者,何止百万?“

“试问汉家商贾,安得如许盐斤以腌之?”

“纵能腌成,则草原盐价必贱——”

“且如此巨量腌肉,其价又将几何?”

众人又提出了对汉人拿不拿的出这么多腌肉的质疑。

主要质疑的是,汉人哪来那么多盐用来腌肉。

这个问题其实好解决,毕竟李翊通过晒盐法,大规模制作海盐了。

所以李翊当即表示,盐的问题众人无需担心。

如果你们需要,他现在就可以带你们去看盐仓。

证明幽州政府是能够拿出足量的盐,来腌制鱼肉的。

甚至,直接把晒盐法教给你都无所谓。

因为教给你们,你们也没办法用。

这玩意儿太吃地理位置了。

胡人又没有渤海湾这种超长海岸线。

而且晒盐法效率其实挺低的,且非常吃劳动力。

它最大的优点是成本低。

而幽州,最不缺的就是流民这种廉价劳动力。

通过大规模晒制海盐,既为流民提供了工作,稳定了社会环境。

同时又生产了海盐资源。

再卖到国外去,又为国家创造了外汇。

可谓是一鱼三吃。

至于众人担心的另一个问题,

就是汉人既然真的能够拿出这么多盐来腌肉。

那生产过多的盐,是否会导致草原盐价跟着变低?

对此,李翊提出的解决办法是。

凡是在齐国交易完成的食盐,一律将盐税打对折。

而出了齐国,不管它是在草原、亦或者是在曹操的地盘。

只要不在齐国境内,不受齐国法律保护。

那就一律按原来的盐税税率查办。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稳定盐价。

这个关税问题,对当时的人来说可能比较复杂。

但对于现代人而言,就很好理解了。

最新小说: 从地狱开始登神之路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重生得意须尽欢 坠入掌中 不是游戏吗?怎么你们真修仙啊! 华娱:娶中戏校花,激活黄金词条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