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皆愿随将军死战!”
众人都下意识地认为,于禁肯定会跟关羽血拼到底。
毕竟士可杀,不可辱。
更何况于禁名声在外,是曹营外姓武将第一人。
他是军中楷模。
是严肃、威严、清廉,敢于承担责任,忠诚正直的典范!
五子良将中,
张辽善于把握战机突袭。
乐进擅长先登破城。
张郃善于利用地形。
徐晃多谋略又擅长治军。
于禁也擅长治军。
他会用法令严格管理部下。
在缴获财物之后,会如数上交,从不私自占有。
这是于禁给自己立的清廉人设,因此非常受到曹操的赏识。
但这样做,会很不得军心。
毕竟封建时期的军队,素质可不那么高。
他们打仗就盼着那个呢。
所谓恩威并施,显然于禁威要多一些,对士兵少了人文关怀。
眼下被困于土丘,走脱不得,大家都以为于禁会死战到底。
可令众人没想到的是,
于禁忽然扬天长叹,将长戈掷入水中,浊浪吞声。
于禁卸下佩剑,谓左右人道:
“如今四下无路,左右不过几百人。”
“吾料不能逃也,不若就此投降。”
“也好保全士卒。”
于是,于禁宣布投降。
这不投降不要紧,一投降,原本那些尚有抵抗意志的士兵,瞬间士气崩塌。
因为于禁是七军之首,作为督帅都投了。
他们这些底层士兵,还抵抗个什么劲儿啊?
很快,关羽的船筏靠了岸。
于禁携护军浩周,军司马东里衮等众,来到岸边,齐齐跪伏于地。
向关羽军投降。
关羽令人尽去于禁等众衣甲,将之带上船筏。
举目再看,还有不少小丘。
都是那些逃出来的士兵,躲在高阜避水。
于是关羽便命人将于禁押解在前,继续催进船筏,劝降剩下的士兵。
由于于禁是七军之帅,不论是中层将领亦或底层士兵。
见到于禁屈膝投降的这一幕,那仅剩的抵抗意志立刻崩坏。
纷纷向关羽投降,关羽命人将之尽数押解上大船,然后载出水面。
当然,亦不乏有少数忠志之士,仍在抵抗。
督将成何见关羽水军至,知道大势已去,乃谓众人说道:
“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
“今日,吾辈死日也。”
“公等可随我努力作战,以报魏公厚恩。”
于是,命麾下亲兵,准备作战。
共计步卒三百人,皆无衣甲傍身。
只有一口大刀,立在堤上,静静等候关羽到来。
关公船筏至,照例使人高呼:
“于禁已降,公等可速降。”
“投降免死!”
然成何等众,皆不为所动,全无惧怯。
奋然前来接战。
关公一捋美髯,慨叹道:
“魏国尚有忠志之士耶?”
陈登在侧,说道: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食魏禄者,岂无志虑忠纯者也?”
“可早早杀之,以儆效尤。”
在陈登看来,有人怕死投降,有人忠诚不降,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关将军你不能每看到一处有忠臣的地方,就发出感慨。
要知道,安阳城中足足有三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