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环境稳定,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学校、医署林立。
百姓安乐,政通人和。
纵孔明有天纵之能,又如何能让徐州更进一步呢?
不是孔明不努力,实在是他踩在先人的肩膀上,没办法更上一层楼啊!
所以,只有像当年陈登一样。
离开徐州,抬起头来。
少年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路,刘备已经为诸葛亮铺好了,就看你自己怎么走了。
事实上,
不论是李翊还是刘备,都是把诸葛亮当二代丞相培养的。
李翊虽未明说,但刘备看得出来,他就是想让诸葛亮在将来接替自己的位置。
为了捧李翊,刘备拿出了河北。
现在为了捧诸葛亮,刘备则打算将荆州拿出来。
河北,是当年李翊一点一点打下来的。
荆州,同样需要孔明你自己去争取。
暮鼓声中,刘备忽解佩剑相赠。
“此乃寡人佩剑,名曰雌雄双股剑,又名鸳鸯剑。”
“此前征河北时,寡人拜李相为都督,赠他鸳剑。”
“最终,李相不负寡人之望,成功平定了河北。”
说着,刘备已将宝剑递到诸葛亮手中。
“……孔明,现在寡人将鸯剑赠你。”
“盼你此下江南,一如当年李相去往河北一样——马到功成!”
刘备手举在半空,面庞坚毅,露出不容拒绝的表情。
诸葛亮诚惶诚恐地接过鸯剑,
“……大王厚望,臣敢不效死?”
诸葛亮拜伏于地,顿首道:
“……只是江南之事,干系重大。”
“臣只恐心有余,力不足。”
正如此前分析的那样,能抚定荆州的人选,只有那几个元从。
因为只有他们镇得住手下人。
诸葛亮加入的本身就晚,又没立有什么大功。
也没培养出自己的嫡系。
让他孤身前往荆州,最后只可能落得个跟当年刘表一样的结果。
话至此处,忽闻墙外马蹄声急。
“此必李相到了!”
刘备整衣冠笑道,“孔明现在可知寡人为何要召李相来徐州了?”
诸葛亮眉梢一扬,聪明如他,顿时明悟。
“原来大王是想!”
“正是。”
刘备点了点头,背着手,眉宇间一川不平。
“寡人召回李相,正是欲借他之威,成卿之功也!”
“目今云长在青州,益德在徐州,元龙在淮南,李相在河北,俱是方面之帅。”
“明日堂议,寡人会命卿总督江南军政,李相将随卿同去。”
“凡军政要务……”
说着,指了指诸葛亮手中握着的鸯剑,一字一顿:
“皆决于卿!”
没错,刘备召李翊回来,就是让他“辅佐”诸葛亮的。
严格意义上讲,此去抚定江南的人,本就是李翊。
但主角,只能是诸葛亮。
刘备要求李翊退居幕后,当“太上皇”。
说是诸事咸决于诸葛亮,但李翊真要训话,众人也都得竖起耳朵听着。
只有把李翊拉出来,才能堵住齐国上下诸派的嘴。
不过这样一来,其实“牺牲”的还是李翊。
刘备叹了口气,这才是他近段时间心情不好的原因。
“孔明知否?”
“李子玉者,世之奇才,所至之处,必为魁首。”
“然今日,寡人欲使其为绿叶耳。”
当了一辈子的传奇,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主角。
但刘备这一次,却不得不让李翊当一回绿叶了。
从另一方面来讲,为了捧诸葛亮,刘备把李翊都给搬出来了。
这自然令诸葛亮感动地无以复加,当即顿首再拜:
“……臣一定不负大王知遇之恩!”
刘备轻抚孔明之手,郑重地说道:
“……善,卿不负寡人,寡人必不负卿。”
次日,堂议。
刘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正式宣布,此去抚定荆州的人选是——诸葛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