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现代人通常只会崇拜张良、韩信,而不会看重萧何一样。
他们喜欢张良的运筹帷幄,韩信的战无不胜。
而对萧何的后勤内政管理不屑一顾,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
所以“种地将军”不能完全算是对夏侯惇的调侃,人曹操就好他这一口。
当然,能力都是其次的。
夏侯惇有一个优点,是张飞和关羽都比不了的。
那就是非常会来事儿了,非常懂职场。
夏侯惇作为曹营毫无争议的二号人物,曹操最信任的大将,兄弟团,股东二把手。
这些标签加在一块儿放在任何人身上都很难不飘,可夏侯惇没有。
他从来不以此自傲。
比如,在第二次河东之战中。
钟繇就能够直接统率夏侯惇。
这事儿要放在曹营里简直是倒反天罡,异姓将领居然能够指挥宗室将领。
尤其当时夏侯惇的军衔远比钟繇要高。
但是夏侯惇认为钟繇善于安抚人心,适合当刺史,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夺取天下。
所以甘愿接受钟繇的领导。
这就是夏侯惇的政治觉悟,不以资历自傲,能够顾全大局。
诚然,张飞、关羽都能征善战,军事指挥才能也完爆夏侯惇。
但说一个很现实,很残酷的问题。
那就是你作为国家二把手,其实是不需要你军事指挥才能有多高的。
你最需要做的,其实是团结同僚,协调关系,群策群力,保住基业。
能打仗固然是加分项,但上面几点才是核心项。
历史上,张飞与关羽都没能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如果在徐州,刘备把大权交给陈登,而让张飞只负责军事,抓住军权在手里。
徐州是很难丢失的。
而在荆州,刘备如果肯把大权交给诸葛亮、庞统、马良、甚至是潘濬。
让关羽只负责军事,掌管军权。
荆州或许也是另一番天地。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以关羽、张飞的脾气是不会接受的。
刘备就封了黄忠当个四方将军,关羽都会生气,甚至是公然拒绝刘备的封赏。
他又怎会顾全大局,心甘情愿地接受荆州士人的领导呢?
在关羽看来,这不过是荆州官员们的官官相护罢了。
他与荆州许多官员的关系都不好,就比如说潘濬。
两人的关系就非常差。
要知道,潘濬可是相当于荆州省委的秘书长啊。
跟地方官关系差点儿就罢了,可跟这种身份级别的人关系闹僵。
你就很难不对后来的丢荆州感到唏嘘了。
所以总结一下,夏侯惇是曹操合格称职的二把手。
但关羽、张飞不是。
两人都是优秀的军事统帅,但就是不合适当国家二把手。
两人都先后当过刘备的二把手,但最后的结果都证明了两人不合适。
因为作为集团二把手,你就是得放下架子,去遵循更多法则上的东西。
而不是一味的性子使然。
正因为夏侯惇有着这样优秀的处事能力,他才能得到曹营众将的敬服。
满宠提出了一个优秀的建议,夏侯惇扪心自问军事才能不如满宠。
所以当征询完众人的意见之后,他选择了接受这个提案。
次日。
朔风凛冽,旌旗猎猎。
许县东门大开,黑甲如潮,铁骑如龙。
夏侯惇独目冷峻,身披玄铠,胯下战马长嘶,立于三军之前。
身后,魏国大纛迎风怒展,“魏”字在寒光中灼灼生辉。
“进军——陈国!”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